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战风涛

个人简介

一、基本情况 战风涛,男,1964年出生于山东莱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的教学和油品化学精制、石油化学品开发及作用机理研究、金属腐蚀与控制、精细化工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企业合作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repints》、《CorrosionScience》、《Anti-CorrosionMethodsandMaterials》、《石油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版)》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共指导硕士研究生28名,其中26人已毕业并获得学位,1人(陈敏)2009年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 二、联系方式 电话:15964235857 邮箱:zhanft@upc.edu.cn;zhanft@sohu.com 三、学习和工作经历 1982.09-1986.08: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6.09-1989.0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用化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6.09-2001.0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化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1989.07-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作, 1993-200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副主任 2001-200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实验中心主任 2002-200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工会主席 2009-201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2011-201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副院长。 (二)教材、专著、专利: 1、阙国和,战风涛,等.石油组成与转化化学.山东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 2、姜翠玉,夏道宏,战风涛,等.有机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夏道宏,姜翠玉,战风涛,等.有机化学实验.山东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4、用于改善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精制装置.实用新型专利(2000.6.14) (三)获奖: 1、馏分油脱酸剂技术工业应用研究.2005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15 2、溶剂精制改善催化裂化柴油的安定性.2000年获石油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6 3、HDA-90汽油助辛剂.2002年东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5 4、全面进行有机化学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2005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3/10 5、有机化学实验仿真平台的建设及实验的绿色改革.2011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6 六、科研项目 1、油井酸化缓蚀剂研究与性能评价,企事业合作项目,2011-2013 2、新型高温环烷酸缓蚀剂的研究,企事业合作项目,2010-2013 3、聚丙烯改性用成核剂的开发与研究,企事业合作项目,2011-2013 4、高软化点沥青分散体系的制备,企事业合作项目,2010-2012 5、新型油品抗静电剂的制备,企事业合作项目,2012-2013 6、4,4-二硝基戊酸甲酯的制备技术研究,企事业合作项目,2012-2013 7、钻井液用环保型温控式缓释酸开发,企事业合作项目,2015-2016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腐蚀机理及其缓蚀剂的研究、石油产品精制和油品添加剂研究、生物质能源研究、油田化学及油田化学剂研究和油田污水处理及处理剂研究四个方向。 1、金属材料腐蚀机理及其缓蚀剂的研究: 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炼油企业炼制高酸高硫原油过程中的金属腐蚀与控制研究、油井酸化过程中的金属腐蚀与控制研究、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过程中的金属腐蚀与控制。 2、石油产品精制和油品添加剂研究 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催化裂化柴油精制(加氢或非加氢)技术、催化裂化钝化剂技术、直馏柴油电精制技术、催化柴油馏分和煤制柴油馏分十六烷值改进剂技术、汽油辛烷值添加剂技术、轻质油品抗静电剂技术等。 3、油田化学及油田化学剂研究和油田污水处理及处理剂研究 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大量化学剂,如三次采油中的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采出水的破乳剂及杀菌剂等,钻井过程的延迟酸技术。主要研究这些化学药剂的合成、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的研究,对于开发高效的油田化学用剂,降低对地层的破坏和减轻对地上和地下的环境污染以及对后续的石油加工具有重要作用。 4、生物质能源研究 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动植物油脂(粗油、地沟油、回收油脂)为原料与和甲醇等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进行研究,研究了副产物甘油的纯化和维生素E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工艺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战风涛,杨震,吕志凤等.高效缓蚀性氯化苄基喹啉衍生物制备与表征.石油学报,2015,36(9) 2、ZhenYanga,FengtaoZhan∗,YuanPanb,etal.StructureofanovelBenzylQuinoliniumChloridederivativeanditseffectivecorrosioninhibitionin15wt.%hydrochloricacid.CorrosionScience,2015(99):281–294 3、FengtaoZhan,YuanPan,ZhifengLu,etal.AMannichbase1-phenyl-3-(1-pyrrolidinyl)-1-propanone:synthesisandperformancestudyoncorrosioninhibitionforN80steelin15%hydrochloricacid.Anti-CorrosionMethodsandMaterials,2016,63(2):153-159 4、潘原,战风涛*,杨震,吕志凤.曼尼希碱1-苯基-3-吗啉基-1-丙酮的合成及其对N80钢的缓蚀吸附行为.材料保护,2015,48(3):23-26 5、潘原,战风涛*,杨震.曼尼希碱疏水基团碳链长度对其缓蚀性能的影响.材料保护,2015,48(2):23-25,50 6、潘原,战风涛*,张森田,等.曼尼希碱1-苯基-3-二乙氨基-1-丙酮的合成、性能及其缓蚀机理.腐蚀与防护,2014,35(7):715-720 7、张森田,战风涛*、吕志凤,等.硫代磷酸酯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的研究.石油化工,2014,43(9):1064-1068 8、张芳华,战风涛*,吕志凤,等.硫醇、硫醚类化合物在白油中对环烷酸腐蚀性的影响.石油化工,2012,41(8):901-904 9、陈威,战风涛*,张智慧,万紫超,吕志凤.噻唑啉类高温缓蚀剂的合成与表征.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0,26(增刊):147-151 10、陈威,战风涛*,王鑫,陶远贤,张芳华.噻唑啉类高温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研究及量子化学计算.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0,26(增刊):212-217 11、王福生,战风涛*,吕志凤,马庆春,陈威,张倩.环己基多硫醚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应用化工,2010,39(11):1743-1745 12、陈敏,战风涛*,吕志凤,司荣,盖玉娟.单环咪唑啉结构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0,26(1):41-45 13、王福生,吕志凤,马庆春,万紫超,战风涛*.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腐蚀油样中的铁含量.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9:137-140 14、陈敏,司荣,盖玉娟,张文钟,战风涛*,王英.油酸基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评价.石化技术与应用,2009,27(2):127-131 15、盖玉娟,战风涛*,吕志凤,等.对甲苯磺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粮油加工,2009,(6):62-64 16、盖玉娟,战风涛*,吕志凤,等.亚临界甲醇相Hβ分子筛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精细石油化工,2009,26(2):70-72 17、战风涛,王仰东,葛亮明.甘油催化氯代合成环氧氯丙烷催化剂及工艺研究.现代化工,2008,增(2):262-264 18、朱丽苹,战风涛*,吕志凤,等.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初步研究.山东化工,2008,37(5):9-11 19、朱丽苹,吕志凤,王英,陈敏,司荣,战风涛*.两步法试制生物柴油的研究.粮油加工,2007,(12):72-74 20、朱丽苹,吕志凤,战风涛*,盖玉娟.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应用化工,2007,36(10):1014-1016 21、谢国华,战风涛*,朱丽萍,吕志凤.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十六烷值改进剂4,4-二硝基戊酸甲酯.石油炼制与化工,2007,38(9):57-61 22、王萍,吕志凤,战风涛*.活性炭吸附法脱除加氢催化柴油中的硫化物.石化技术与应用,2006,24(3):194-196 23、战风涛,吕志凤,徐永强,张晓春.柴油的光诱导氧化脱硫研究.炼油技术与工程,2005,35(4):40-43 24、战风涛,吕志凤,董晓芳,徐永强.用氧化一萃取法脱除催化裂化柴油加氢后的剩余硫化物.石油炼制与化工,2003,34(11):22-26 25、田高友,吕志凤,战风涛*,夏道宏.硫醇的氧化行为及其对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影响.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2,18(6):67-72 26、战风涛,吕志凤,阙国和,等.催化裂化柴油非加氢精制方法的研究进展.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3):116-120 27、战风涛,吕志凤,阙国和,等.催化柴油中酸性组分对柴油安定性的影响.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0,16(2):58-62 28、战风涛、吕志凤、阙国和,等.催化柴油中的酚类化合物及其对柴油安定性的影响.燃料化学学报.2000,28(1):59-62 29、战风涛,李林,吕志凤,苏贻勋.吸附精制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的安定性.炼油设计,1998,28(5):13-15 30、战风涛,李林,徐永强,苏贻勋.溶剂精制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的安定性.炼油设计,1998,28(3):35-37 31、战风涛,李林,苏贻勋.催化裂化循环油中芳烃的分离和利用.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0(1):108-113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