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 学术ACS Omega › 论文详情
Our official English website, www.x-mol.net, welcomes your feedback! (Note: you will need to create a separate account there.)
氯化胍和尿素对溶菌酶活性和展开的对比作用
ACS Omega ( IF 3.7 ) Pub Date : 2018-10-25 00:00:00 , DOI: 10.1021/acsomega.8b01911
Biswajit Biswas 1 , Aswathy N. Muttathukattil 2 , Govardhan Reddy 2 , Prashant Chandra Singh 1
Affiliation  

助溶剂在调节细胞内存在的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使用活性测量,光谱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助溶剂,尿素和氯化胍(GdmCl)(它们充当蛋白质变性剂)在蛋白质溶菌酶的催化活性和结构稳定性中的作用。我们发现溶菌酶的活性随添加尿素而增加,而随添加GdmCl而急剧下降。在低GdmCl浓度([GdmCl] <4 M)下,即使溶菌酶折叠状态的结构没有明显的扰动,溶菌酶的活性也会降低。我们发现这是由于Gdm +的强大互动与溶菌酶催化位点中存在的残基Asp52和Glu35离子结合。相反,尿素与存在于溶菌酶活性位点附近的环区域中的Trp63相互作用,导致溶菌酶的构象发生微小变化,从而可以增加溶菌酶的活性。在较高的变性剂浓度下,实验表明GdmCl可使蛋白质完全变性,而折叠状态在存在尿素的情况下是稳定的。我们进一步表明,GdmCl使蛋白质中完整的二硫键使溶菌酶变性,而只有当使用还原剂使二硫键断裂时,尿素才会使蛋白质变性。



"点击查看英文标题和摘要"

更新日期:2018-10-25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