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 学术J. Phys. Chem. B › 论文详情
Our official English website, www.x-mol.net, welcomes your feedback! (Note: you will need to create a separate account there.)
复杂流体的润湿性和表面活性剂封端的纳米诱导的拟通用润湿行为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 IF 2.8 ) Pub Date : 2017-06-12 00:00:00 , DOI: 10.1021/acs.jpcb.7b02723
A. R. Harikrishnan 1 , Purbarun Dhar 2 , Prabhat K. Agnihotri 2 , Sateesh Gedupudi 1 , Sarit Kumar Das 1, 2
Affiliation  

即使对水性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纳米颗粒对胶体的润湿性影响的研究也很少,据作者所知,还没有关于表面活性剂和纳米颗粒改变润湿性的联合作用的报道。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表面活性剂和纳米颗粒对复合流体(例如纳米胶体)在不同基质上的润湿性的综合影响的广泛实验和理论研究,范围从亲水性到主要是极性表面能组分(硅晶片)和玻璃)到接近疏水范围,表面能主要是分散成分(铝和铜基材)。进行系统计划的实验,以分离表面活性剂,颗粒以及组合的颗粒和表面活性剂在调节润湿性方面的作用。发现单独的纳米胶体和具有不同表面的表面活性剂封端的纳米胶体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控制参数完全不同。这篇文章也是第一次,分析了表面性质,表面活性剂和颗粒浓度对接触角以及颗粒和表面活性剂浸渍胶体悬浮液的接触角滞后(CAH)的相互作用。在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情况下,观察到的接触角对于疏水性系统减小,而对于所考虑的亲水性系统则增大。相反,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的胶体体系结合后,在所有基材上均表现出准独特的润湿行为,即随着颗粒浓度的降低,接触角减小。同样有趣的是,在所有颗粒浓度下,组合的颗粒表面活性剂系统的润湿角远低于在相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仅表面活性剂情况下的润湿角。基于有效滑移长度的考虑,已经基于粒子,流体和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近表面相互作用来解释了这种反直觉的观察。不同表面活性剂和颗粒浓度下胶体悬浮液的CAH分析揭示了对接触线钉扎的深入物理洞察力,并且在接触角和微分能量之间建立了独特的新颖关系,用于扭曲固定无柄液滴的瞬时接触角。根据DLVO(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的原理,在分子尺度上影响的表面能和相互作用参数,对影响润湿性的控制参数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观察。



"点击查看英文标题和摘要"

更新日期:2017-06-13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