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 学术Eur. J. Med. Chem. › 论文详情
Our official English website, www.x-mol.net, welcomes your feedback! (Note: you will need to create a separate account there.)

发现 4-氨基-1,6-二氢-7H-吡咯并[2,3-d]吡吼-7-酮衍生物作为潜在的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 (RIPK1) 抑制剂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 IF 6.0 ) Pub Date : 2023-12-27 , DOI: 10.1016/j.ejmech.2023.116076
Chufeng Zhang 1 , Yulian Chen 1 , Yong Li 2 , Na Shi 1 , Yaxin Teng 1 , Na Li 1 , Minghai Tang 1 , Ziyan Ma 1 , Dexin Deng 1 , Lijuan Chen 3
Affiliation  


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 (RIPK1) 是坏死性凋亡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被认为是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 4-氨基-1,6-二氢-7H-吡咯洛 [2,3-d] 吡吼-7-酮衍生物作为 RIPK1 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其中,13c 显示出良好的 RIPK1 激酶抑制活性,IC50 值为 59.8 nM,与其他坏死性凋亡调节激酶相比具有高 RIPK1 结合亲和力 (RIPK1 Kd = 3.5 nM,RIPK3 Kd = 1700 nM,MLKL Kd > 30,000 nM)。13c 有效阻断了 TNFα 诱导的人细胞和小鼠细胞坏死性凋亡 (EC50 = 1.06–4.58 nM),并抑制了 TSZ 诱导的 RIPK1/RIPK3/MLKL 通路磷酸化。在肝脏微粒体测定研究中,13c 的清除率和 13c 半衰期分别为 18.40 mL/min/g 和 75.33 min。13c 显示出可接受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口服生物利用度为 59.55%。在 TNFα 诱导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13c 预处理可有效保护小鼠免受体温损失和死亡。总体而言,这些化合物是未来优化研究的有希望的候选化合物。




"点击查看英文标题和摘要"

更新日期:2023-12-27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