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 学术
›
Cell Death Differ.
›
论文详情
Our official English website, www.x-mol.net, welcomes your
feedback! (Note: you will need to create a separate account there.)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身份、结构和功能:争议、共识、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 IF 13.7 ) Pub Date : 2023-07-17 , DOI: 10.1038/s41418-023-01187-0
Paolo Bernardi 1 , Christoph Gerle 2 , Andrew P Halestrap 3 , Elizabeth A Jonas 4 , Jason Karch 5 , Nelli Mnatsakanyan 6 , Evgeny Pavlov 7 , Shey-Shing Sheu 8 , Alexander A Soukas 9
Affiliation
|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 (mPT) 描述了 Ca2+ 依赖性和亲环蛋白 D (CypD) 促进的线粒体内膜通透性增加,允许高达 1.5 kDa 的分子扩散。它由非选择性通道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mPTP) 介导。持续的 mPTP 开放导致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外膜破裂,导致随后的凋亡和坏死细胞死亡,并与一系列病理有关。然而,在各种亚电导状态下的瞬时 mPTP 开放可能有助于多种生理作用,例如线粒体生物能量学的改变和 Ca2+ 的快速外排。自几十年前发现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确定 mPT 的确切成孔结构。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 (ANT) 和最近的线粒体 F1FO (F)-ATP 合酶二聚体、单体或单独的 c 亚基环都与此有关。在这里,我们分享了几位具有不同观点的关键研究人员的见解,他们是 mPT 研究的先驱。我们批判性地评估了 mPTP 分子身份的拟议模型及其在细胞生死中相反作用的潜在机制。我们对当前的争议提供深入的见解,寻求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这将激发未来对 mPTP 的性质和作用的创新研究。

"点击查看英文标题和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