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 学术Catena › 论文详情
Our official English website, www.x-mol.net, welcomes your feedback! (Note: you will need to create a separate account there.)
崩岗上游流域土壤饱和导水率沿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化及驱动因素
Catena ( IF 5.4 ) Pub Date : 2022-12-29 , DOI: 10.1016/j.catena.2022.106810
Qiuyue Tang , Xiaoqian Duan , Ling He , Dalan Liao , Chongfa Cai , Yusong Deng

岗是华南亚热带丘陵花岗岩地区特有的水土流失地貌,严重危害当地生态环境。本研究以华南开发中的蚌岗为例,探讨土壤饱和导水率( K s)的空间变异性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崩岗地貌的土壤性质随土层深度和坡位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沙子含量随着距坍塌墙距离的减小而增加,而土壤有机质 (SOM) 含量、游离氧化铁 (Fe d)含量与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呈相反趋势。特别是,这些参数在中间斜率 (MS) 和较低斜率 (LS) I 和 II 位置之间表现出最显着的变化。LS位置的K s值显着高于上坡(US)和中坡(MS)位置的K s 值,并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K s值先降低后升高。在斜率位置中,K s值的变化顺序为LS II > LS I > US > MS。K s _不同方向的值表现出显着的多重分形特征,垂直方向的异质性强于水平方向。4个坡位的土壤K s值在不同方向之间存在显着差异,US和MS站点沿垂直方向的值高于沿水平方向的值。然而,在 LS I 和 LS II 站点,沿水平方向的值高于沿垂直方向的值。特别是在LS II 站点,两个方向的土壤K s值差异极显着(P < 0.01)。K s之间的相关系数值土壤大孔隙的数量、面积比和平均体积均>0.8。路径分析表明,大孔的平均体积是影响K s变化的主要因素。LS 位置土壤K s值的差异可以有效地解释崩岗坡的顺向侵蚀机制。该研究为蚌岗水土流失防治和华南地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点击查看英文标题和摘要"

更新日期:2022-12-29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