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 学术J. Solid State Electr. › 论文详情
Our official English website, www.x-mol.net, welcomes your feedback! (Note: you will need to create a separate account there.)
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 Sm2O3 纳米结构修饰的 CuO:CoO 的增强电性能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 IF 2.6 ) Pub Date : 2022-12-05 , DOI: 10.1007/s10008-022-05343-3
Vinayak Adimule , Vinay S. Bhat , Rajeev Joshi , Sheetal Batakurki , Gurumurthy Hegde , Basappa C. Yallur

在本研究中,我们合成了钐 (Sm) 纳米粒子 (NPs),并通过简单的化学沉淀法将它们固定在 CuO:CoO 纳米结构 (NS) 的表面。利用粉末 X 射线衍射 (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扫描电子能谱 (SEM)、透射电子能谱 (TEM)、UV 表征纳米结构 (NS) – 可见光谱 (UV-Vis) 和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研究。生成的 Sm x CuO: CoO ( x = 1%、5%、10% 和 12%)的 NS 研究了它们的异常电气和超级电容行为。使用循环伏安法 (CV)、恒电流充放电 (GCD) 和电化学阻抗谱 (EIS) 通过实验确定 NS 储能性能。Sm 10% CuO:CoO 表现出比其他样品更好的电化学响应,并且在 KOH 电解质中在 0.25 A/g 下显示出 283.6 F/g 的最大比电容。然而,与我们的预期相反,与未掺杂的 CuO:CoO NS 相比,NS在所有浓度的 Sm 2 O 3掺杂中显示出 IV 的整流性质、CV 的插层性质和极化介电常数。Sm x的突出性能CuO:CoO NS 归因于 Sm NP 的高电荷迁移率的协同作用,导致介电常数、电流-电压 (IV) 响应、电容-电压 (CV) 行为的显着变化,以及 Sm 3+离子簇的形成. 团簇导致偶极矩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强大的局部电场。此外,使用 Sm 10% CuO:CoO 制造了 CR2032 型对称超级电容器电池,其在 0.1 A/g 时表现出 67.4 F/g 的最大比电容。该电池还经历了 5000 次 GCD 循环,其中它保留了 96.3% 的库仑效率。

图形概要





"点击查看英文标题和摘要"

更新日期:2022-12-06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