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 学术
›
J. Phys. Chem. C
›
论文详情
Our official English website, www.x-mol.net, welcomes your
feedback! (Note: you will need to create a separate account there.)
Cu2O 单晶 (111) 表面的原子视图:重构、电子特性和能带弯曲效应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IF 3.3 ) Pub Date : 2022-09-26 , DOI: 10.1021/acs.jpcc.2c04335 Alexander Gloystein 1 , Jack Anthony Creed 1 , Niklas Nilius 1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IF 3.3 ) Pub Date : 2022-09-26 , DOI: 10.1021/acs.jpcc.2c04335 Alexander Gloystein 1 , Jack Anthony Creed 1 , Niklas Nilius 1
Affiliation
近 30 年来,Cu 2 O(111) 表面的 (√3 × √3) R 30° 重建的性质一直备受争议。这项工作表明,最近为 Cu 2 O(111) 薄膜开发的纳米锥体重建模型也适用于大块样品。为此,天然Cu 2 O(111) 晶体的表面采用常见的表面科学方法制备,在电子衍射中产生了稳健且可重复的(√3 × √3) R 30° 超结构图案。原子分辨的 STM 图像显示规则排列的三重对称突起,与其中 Cu 4的纳米锥体模型完全一致O 单元附着在贫铜 (111) 表面的每三个 Cu-O 六元环上。STM 电导谱揭示了氧化物的 p 型特征,其价带顶部固定在费米能级上。根据尖端电场中的带弯曲效应,可确定 (√3 × √3) R 30° 相的感应载流子浓度为 6 × 10 17 cm –3 。在覆盖有贫铜少数相的少数 (1 × 1) 斑块上,该值增加到 4 × 10 18 cm –3,表明原子结构和给定表面终止的局部筛选响应之间的密切相互作用。我们的工作阐明了块状 Cu 2的 (√3 × √3) R 30° 重建的性质O(111) 通过将其连接到最近提出的纳米锥体重建模型。
"点击查看英文标题和摘要"
更新日期:2022-09-26
"点击查看英文标题和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