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 学术Fish Physiol. Biochem. › 论文详情
Our official English website, www.x-mol.net, welcomes your feedback! (Note: you will need to create a separate account there.)
马来西亚红罗非鱼越冬期间和越冬后肤色变化的转录组分析
Fish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IF 2.5 ) Pub Date : 2022-04-13 , DOI: 10.1007/s10695-022-01073-5
Bingjie Jiang 1 , Lanmei Wang 2 , Mingkun Luo 2 , Jianjun Fu 2 , Wenbin Zhu 2 , Wei Liu 3 , Zaijie Dong 1, 2
Affiliation  

红罗非鱼的商业价值受到越冬期间皮肤颜色变化的阻碍。在本研究中,红罗非鱼的三种皮肤,包括越冬期间和越冬后皮肤保持粉红色(P),越冬期间皮肤从粉红色变为黑色并越冬后保持黑色(PB),皮肤越冬时由粉红色变为黑色,越冬后温度升高后恢复为粉红色(PBP),用于分析它们颜色变化的分子机制。转录组结果显示,P、PB 和 PBP 文库分别有 43、42 和 4300 万次干净读取。筛选了前 10 个丰度的 mRNA 和特定的 mRNA(特异性测量 SPM > 0.9)。比较组间基因表达水平后,有2528个,1924 年和 1939 年分别在 PBP 和 PB、PBP 和 P 以及 PB 和 P 之间存在差异表达基因 (DEG)。基因本体论 (GO) 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 (KEGG) 对颜色相关 mRNA 的通路分析表明,许多 DEG,包括tyrp1tyrpmelmitfmc1rasiptathpdbfoxd3,可能在色素沉着中发挥潜在作用。此外,通过 PPI 网络在 PB 与 P 组的色素相关通路中检测到基因的共表达模式。此外,来自凋亡和自噬途径的 DEG,如baxαbeclin1atg7,可能与红罗非鱼黑色素细胞的褪色有关。这些发现将有助于了解红罗非鱼在越冬期间和越冬后皮肤颜色变化的分子机制,并为未来旨在改善红罗非鱼肤色特征的研究奠定基础。





"点击查看英文标题和摘要"

更新日期:2022-04-13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