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 学术Chemosphere › 论文详情
Our official English website, www.x-mol.net, welcomes your feedback! (Note: you will need to create a separate account there.)

19F NMR 揭示了全氟烷基物质 (PFAS) 与白蛋白的显性熵结合

Chemosphere ( IF 8.1 ) Pub Date : 2020-09-02 ,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20.128083
Michael Fedorenko 1 , Jessica Alesio 1 , Anatoliy Fedorenko 1 , Angela Slitt 2 , Geoffrey D Bothun 1
Affiliation  


了解多氟烷基和全氟烷基物质 (PFAS) 与蛋白质结合的机制对于了解 PFAS 在体内的分布和积累以及开发 PFAS 类别内和跨类别 PFAS 的预测模型至关重要。氟核磁共振波谱 (19F NMR) 已被证明是研究 PFAS 结合的一种强大但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工具;每个氟基团的化学位移反映了沿 PFAS 分子长度的局部环境。使用牛血清白蛋白 (BSA),我们报告了四种常见 PFAS 的解离常数 Kd,远低于报告的临界胶束浓度 (CMC) - 全氟辛酸 (PFOA)、全氟壬酸 (PFNA)、全氟己烷磺酸 (PFHxS) 和全氟辛烷磺酸 (PFOS) - 作为磷酸盐缓冲盐水中温度的函数。根据与阴离子头基相邻的二氟乙基和末端三氟甲基测定 Kd 值。我们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头部基团,疏水尾部表现出更大的结合亲和力,并且结合亲和力与之前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更大的 PFAS 疏水性导致更大的蛋白质结合。然而,结合机制以熵疏水相互作用为主,这归因于 PFAS 尾部在蛋白质疏水腔内和蛋白质表面的脱溶剂。此外,PFNA 似乎在低于报告的 CMC 值的蛋白质表面形成半半球。这项工作为利用 19F NMR 进行 PFAS 蛋白结合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为溶剂熵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点击查看英文标题和摘要"

更新日期:2020-09-02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