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山西大学Adv Sci:电化学精准合成金团簇

山西大学Adv Sci:电化学精准合成金团簇

在材料科学领域,合成方法的创新是推动新材料发现的关键。金纳米团簇因其独特的光学、电学和催化性能,近年来备受关注。传统的合成方法通常依赖于化学还原剂(如NaBH),但这些方法往往难以精确控制反应过程。电化学合成作为一种新兴的合成策略,通过精确调控电势和电流,能够实现更高效、更可控的合成过程。然而,迄今为止,通过电化学方法合成原子级精确的金纳米团簇仍然是一个挑战。


近日,山西大学李欢、李亚伟、丁钰等人首次通过电化学方法成功合成了原子级精确的金纳米团簇[Au13(4-tBuPhC≡C)2(Dppe)5]Cl3NC (Au13),并深入探讨了其合成机制和应用前景。这一进展为金属纳米团簇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1. 电化学驱动的合成过程


本研究在单一电解池中通过恒定电势驱动反应,成功合成了Au13纳米团簇。这一过程避免了传统化学还原剂的使用,展示了电化学合成的高效性和可控性。

图1. 电化学合成Au13示意图


图2. Au13的晶体结构图以及相关表征


2. 关键中间体的捕获


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X-射线晶体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四核中间体Au4(Dppe)2Cl4,该中间体在反应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帮助阐明了Au13的形成机制。

图3. 关键中间体捕获及其表征


3. 机理探究


研究发现,碱(如Et3N, 三乙胺)在反应中起到了抑制阴极氢析出反应的作用。

图4. 机理探究(紫外可见光谱、质谱、1H、线性伏安法、气相色谱法以及XRD)


4. 脉冲电势合成探究


为了解决恒定电势下金离子过度还原和沉积的问题,采用了脉冲电势电解法,显著提高了反应速率和Au13的分离产率。充分体现了电化学合成的技术优势。

图5. 脉冲电压合成探究


5. 广泛的适用性


为了验证该策略的普适性,研究人员还成功合成了四种不同配体保护的金纳米团簇,进一步证明了电化学合成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图6. 电化学合成团簇的适用范围


总结


这项研究首次通过电化学方法合成了原子级精确的金纳米团簇,揭示了电化学合成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巨大潜力。通过捕获关键中间体、优化反应条件以及引入脉冲电势技术,研究人员不仅提高了反应效率和产物产率,还为未来合成更多种类的金属纳米团簇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上工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山西大学研究生董婧、崔晓琴、王雨欣以及山西大学李亚伟老师和丁钰老师,厦门大学苏海峰老师是本文共同作者;山西大学李欢老师为本文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Electrosynthesis of Atomically Precise Au Nanoclusters 

Jing Dong, Yawei Li, Yu Ding, Hai-Feng Su, Xiaoqin Cui, Yu-Xin Wang, Huan Li*

Adv. Sci2025, DOI: 10.1002/advs.202414057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老年学Q1区期刊征稿进行中
FEMS Journals历年主题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复旦大学
瑞士巴塞尔
KA
南科大
复旦大学
淮北
南开
中国科技大学
上海交大
中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