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原题:Boric Acid Cross-Linking Strategy for Enhancing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of Poly(Vinyl Alcohol) Doped Films 通讯作者:秦安军(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Yejun Yao,‡ Die Huang,‡ Pengbo Han, Xiaoluo Peng, Xin He, He Xu, Anjun Qin,* and Ben Zhong Tang
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具有长寿命发光、大斯托克位移和多重激发态等优点,已在生物成像、光电器件及信息安全等领域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其中,聚合物基主客体掺杂RTP材料近年来引起了较多的关注,其相比传统RTP材料,具有成本低、合成简单且加工容易等优势。尽管目前已有多种RTP体系被报道,但RTP材料发射室温磷光需要高效的系间窜跃(ISC)过程,高效的ISC往往伴随着自旋-轨道耦合(SOC)的增强,SOC的增强则往往伴随着磷光辐射率Kr,p的增强,而高Kr,p会降低磷光寿命,这使得如何同时提升RTP材料的磷光效率和磷光寿命成为一个难点。
近日,为解决以上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点击查看介绍)团队秦安军(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通过简单的硼酸共价交联策略,成功制得了室温磷光效率增强且磷光寿命延长的PVA掺杂薄膜(图1)。该策略通过将PVA掺杂薄膜浸入硼酸溶液,利用硼酸与PVA上羟基的缩合反应,在聚合物链之间构筑硼-氧共价键进而形成共价交联网络,使得主体刚性增加,进一步限制了生色团的运动,增强室温磷光效率。同时,交联结构使得聚合物基质更致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水蒸气和氧气,减少空气下的磷光猝灭,提高PVA掺杂膜的空气稳定性。
图1. a)文献报道的共组装或共组装/接枝策略;b)本工作报道的共组装/硼酸共价交联策略
首先,以图2中的DBA掺杂PVA(DBA@PVA)薄膜为例,通过研究掺杂比例、交联时间和交联用硼酸浓度对PVA掺杂薄膜发光性质的影响,并对比交联前后的室温磷光性能,发现磷光效率可由3.2%提升到13.5%,同时磷光寿命可由482.34 ms延长到625.23 ms。
图2. a)客体分子DBA;b)DBA@PVA和DBA@PVA-B薄膜的长余辉衰减示意图;c-e)DBA@PVA和DBA@PVA-B薄膜的发射光谱、磷光光谱和磷光寿命衰减曲线;f-h)不同掺杂比例、不同交联时间和不同硼酸浓度所制得DBA@PVA-B薄膜的磷光光谱
之后,对比了一系列客体分子不同的PVA掺杂薄膜在交联前后的室温磷光特性,发现交联后磷光效率和寿命均有所提升,证明该共价交联策略具有非常好的普适性(图3)。
图3. a)不同客体分子的结构;b-c)不同客体掺杂PVA膜的磷光光谱和CIE坐标;d-e)不同客体掺杂PVA膜交联前后的磷光效率和磷光寿命
机理研究表明,掺杂薄膜磷光主要来自于客体分子的单分子磷光,随着交联的进行,PVA基质中的氢键网络转变为氢键和共价键协同作用的交联网络,结构变得更刚性和致密,减弱了分子热运动和外部猝灭效应,使得磷光效率增强、寿命延长(图4)。
图4. a)PVA膜、交联PVA膜和DBA@PVA-B膜的PL光谱;b)DBA溶液在室温和77 K下的PL光谱和77 K下的磷光光谱;c)DBA@PVA和DBA@PVA-B薄膜的XRD图谱;d)机理示意图
最后,基于该类RTP材料的可溶液加工性和掺杂薄膜交联前后水敏感性的不同,探索了其在喷墨打印和二进制多重防伪方面的应用。
图5. a)50%湿度下,DBA@PVA和DBA@PVA-B薄膜的磷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DBA@PVA-B薄膜的热循环特性图;c-d)喷墨打印和二进制多重防伪应用示意图
总结
本文通过简单的硼酸共价交联策略,实现了PVA掺杂薄膜室温磷光效率和磷光寿命的同时提升,打破了磷光寿命延长和效率增强之间存在矛盾的认知。利用该类RTP材料的可溶液加工性及交联前后水敏感性的变化,可将其用于喷墨打印和多重防伪领域。该工作为高性能RTP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并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潜力。
相关论文发表在期刊ACS Materials Letters 上,并被选为封面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姚叶鋆硕士和黄蝶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秦安军教授为通讯作者。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Boric Acid Cross-Linking Strategy for Enhancing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of Poly(Vinyl Alcohol)-Doped Films
Yejun Yao, Die Huang, Pengbo Han, Xiaoluo Peng, Xin He, He Xu, Anjun Qin*, Ben Zhong Tang
ACS Materials Lett. 2025, 7, XXX, 133–140
https://doi.org/10.1021/acsmaterialslett.4c01788
Published December 3, 2024
© 2024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导师介绍
唐本忠
https://www.x-mol.com/groups/zhang_jianquan
秦安军
https://www.x-mol.com/groups/qinaj
(本稿件来自ACS Publications)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