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Nano Res.[催化]│吉林大学崔小强/香港理工大学黄勃龙课题组-机器学习推动双原子催化剂的快速筛选

Nano Res.[催化]│吉林大学崔小强/香港理工大学黄勃龙课题组-机器学习推动双原子催化剂的快速筛选

本篇文章版权为黄勃龙课题组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QQ20240714-064727.png


背景介绍


在温室效应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碳基化学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任务。目前,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是实现碳循环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但由于二氧化碳分子的惰性和复杂的二氧化碳还原过程,开发高稳定性、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电催化剂仍然是重大挑战。氮掺杂碳基材料因其比表面积大、电导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已成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二维纳米材料,可用于负载双金属原子。在这些材料中引入双金属原子可以实现金属原子之间的协同效应,从而有效调节催化剂的电子性质并提高其催化活性。然而,由于数百种可能的双原子组合,实验上的反复合成与测试将耗费大量时间和材料成本,因此,高效确定最适合的双原子催化剂体系仍然是一个挑战。

机器学习为大规模材料设计和筛选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特别是在快速筛选可适用于多电子复杂还原反应的催化剂方面,也可以为传统的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提供并行且可靠的理论参考。通过结合机器学习和 DFT 计算,可以使用特征参数分析催化剂的本征性质与其催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


成果简介


针对目前双原子催化剂设计上的挑战,吉林大学崔小强教授课题组与香港理工大学黄勃龙教授课题组合作,设计了一种利用机器学习的双原子催化剂设计研究策略,并成功在氮掺杂石墨烯材料上实现了双金属原子的负载(TMTM'@NG)用于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展示了结合机器学习和DFT研究策略的潜力。在本工作中,作者们选择了23种常见的过渡金属进行组合,并通过预测二氧化碳还原的极限电位来评估这些双原子催化剂的活性。为了进一步缩小选择范围,研究团队加入了DFT理论计算,进行了额外的稳定性和选择性研究,最终筛选出9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双原子催化剂,其中催化活性最高的双原子催化剂为Ni-Ni双金属。此外,这些双原子催化剂对二氧化碳还原的活性趋势可以用简单的描述符和中间体的自由能变化 (ΔGOH*) 来描述。这项工作为快速筛选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机器学习和DFT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方法,可以有效探索双原子催化剂的催化潜力,并加速发现设计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剂。


图文导读


QQ20241207-085729.png

图一:(a)双原子金属催化剂的理论模型。(b) 代表性Ni-Ni双原子催化剂的二氧化碳还原能级图。(c)所选择的20个双原子催化剂上极限电位。


对于二氧化碳还原,目前C1产物仍然是主要的反应产物,包括CO、HCOOH、CH3OH和CH4。为了确定最有前景的双原子催化剂,本研究首先选择了20种不同的双原子催化剂,并计算了所有可能步骤的反应趋势,以获得相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图一)。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确定相应的极限电位(UL)。UL的绝对值越小,催化活性就越高。这些DFT计算数据将作为后续机器学习的学习数据集。如图1b所示,以Ni-Ni双金属原子催化为例,说明相应的二氧化碳还原机理,其中 *HCOO → *HCOOH 是整个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的决定性步骤。作者总结了所有20种双原子催化剂的UL,并通过与参考材料Cu (211) 相比,评估了这些双原子催化剂的活性,选出了具有高效催化活性的双原子活性对。

本研究中的DFT-ML过程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步骤(图二):1) 首先,选择DFT计算结果和特征值作为输入数据,包括金属原子的七个本征属性:原子质量(M)、原子半径(R)、d轨道电子数(θd)、最外层电子数(Ne)、原子序数(Na)、电负性(χ)和第一电离能(Ei)。这些属性被选为机器学习模型的特征值。为了形成输入数据,我们将两个金属原子的特征值配对,总共得到14组特征值。2) 其次,选择能够提供准确预测的机器学习(ML)模型。3) 最后,采用ML驱动的预测方法来筛选和确定最合适的催化剂。为引入机器学习,将20组DFT数据集随机分成15个训练集和5个测试集,并采用了GBR、FRF、DTR、KNR和SVR五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GBR模型在预测效果上优于其他模型,因此选择GBR模型来进一步预测其他双原子催化剂的性能。针对机器学习中不同的特征值,我们对比了它们在GBR模型中对预测二氧化碳还原催化活性的重要性。在这些特征中,过渡金属d电子数(θdTM,78.04%)是最重要的特征,因为它影响金属位点从中间体分子接受孤对电子的能力。此外,金属原子半径(RTM)也是预测的重要特征,与极限电位预测结果的相关性为15.47%。因此,通过DFT计算进行ML训练,可以有效指导高效电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并优先预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image.png

图二:(a) 本研究中机器学习筛选催化剂的工作流程。(b) 训练和测试集中五种 ML 模型的 RMSE 和 R2,(c) GBR 模型预测的UL与 DFT 计算的UL比较,(d) GBR 模型预测的特征重要性。

基于所得的GBR模型,该工作预测了剩余509种双原子催化剂的二氧化碳还原催化性能(见图三)。结果表明,在529个双原子催化剂中,216种双原子催化剂的UL值低于-0.74 V,53种Cu (211)的UL值低于-0.5 V,18种Cu (211)的UL值低于-0.4 V。采用Ni-Ni双原子组合的催化剂表现出绝对值最小的UL为-0.26 V。机器学习预测与DFT计算结果非常吻合,平均误差仅为0.03 V,说明了机器学习预测的准确性。总体而言,通过结合DFT和ML方法,成功地从529个双原子催化剂中预测出216种高性能的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且平均误差极低,仅为0.03 V。

image.png

图三:(a)ML 所预测529 种双原子催化剂的 UL。(b)DFT 计算验证了10 个双原子催化剂的UL。(c)描述符与极限电位之间的关系。

image.png

图四:(a)计算得出的 216 种双原子催化剂的形成能和溶解电位,(b)和(c)分别是 300 K 下 NiNi 和 CoCo双原子催化剂进行AIMD模拟的能量分布。

如图四所示,该工作进一步使用形成能 (Eform) 和溶解电位 (Udiss) 评估了216种双原子催化剂的稳定性。为了更详细、更准确地确定这些材料的稳定性,仅使用DFT来评估稳定性,而不使用机器学习的数据。正的Eform值表示较低的热力学稳定性,而负的Udiss值则表明在电化学环境中不稳定。基于这些标准,筛选出了35种具有高热力学和电化学稳定性的双原子催化剂。为了进一步确认这35个双原子催化剂的热力学稳定性,进行了AIMD模拟。结果表明,只有其中9种双原子催化剂在300 K下进行5 ps的模拟过程中保持了完整的结构,显示出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

image.png

图五:(a)CO2 和 H* 的吸附能在所筛选出的9种双原子催化剂上的比较。(b)考虑了溶剂化条件下9 种双原子催化剂的UL比较。

一般来说,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竞争反应是氢析出反应 (HER)。为了评估对二氧化碳还原的选择性,我们通过MD模拟比较了筛选出的 9 种不同高稳定性双原子催化剂上H* 和 CO2*吸附能。结果表明(图五),在这 9 种双原子催化剂上,CO2*的吸附能比H*的吸附能更负,说明H*的吸附受到极大抑制,从而降低HER的可能性,提高对二氧化碳还原的高选择性。而针对这些双原子催化加, 使用 VASPsol 隐式溶剂化模型研究了溶剂化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其过电位与未考虑溶剂化效应时得到的结果几乎一致。。

电荷密度差异和 Bader 电荷的分析表明,大量电荷通过 TM-C 和 TM-O 键转移到吸附的 CO2 中 (图六),导致 CO2 分子的键角降低,键长增大,证明了惰性 CO2的成功活化,这有助于促进化学吸附并进一步转化为其他中间体。电子态密度 (PDOS) 和晶体轨道汉密尔顿布居 (COHP)表明,金属原子的 d 轨道与CO2分子轨道之间存在明显的杂化,突出了它们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OH* 的吸附自由能(∆GOH*)与双原子催化剂的活性之间存在关联性性。Ni-Ni双原子催化剂位于火山峰顶附近,表明其高活性归因于其对 OH* 物质的最佳吸附强度。总的来说,这项工作不仅增进了对二氧化碳还原机制的理解,而且为快速识别筛选设计新型高性能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还原提供了新策略。


image.png

图六:(a) 在Ni-Ni双原子催化剂上最稳定的 CO2 吸附结构与电荷密度差异。(b) 吸附在 在Ni-Ni双原子催化剂上CO2 的 PDOS 和 COHP。(c) ΔGOH* 和极限电位之间的火山关系图。(d) UL于两个决势步之间关系的等高线图。


作者简介


黄勃龙教授,200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同年前往剑桥大学从事材料理论研究,并于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2012-2015年,黄勃龙教授先后于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开展博士后的相关研究,并于2015年入职香港理工大学,目前担任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与碳战略催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勃龙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为纳米材料、能源材料、固体功能材料和稀土材料的电子态性质,以及这些材料在纳米表界面、多尺度下的能源转换应用。目前黄勃龙教授共发表SCI论文329篇,包括Nature, Science, Nat. Syn., Sci. Adv., Energy Environ. Sci., J. Am. Chem. Soc., Chem. Soc. Rev., Nat. Commun.,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ngew. Chem. Int. Ed.等国内外顶级杂志,其中第一/共同第一/通讯作者文章278篇,H-index为88,文章引用次数超过25000次, 并多次被选为封面推荐文章。黄勃龙教授入选2022-2023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22-2023年斯坦福大学评选的全球Top2%高被引科学家等,担任《Battery Energy》、《Frontiers in Chemistry》副主编,《JACS Au》、《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Nano Research》、《电化学》、《中国稀土学报》、《稀有金属》、《稀土》的青年编辑或编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面上计划、基金委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资助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基金等项目, 并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此外,黄勃龙教授40余次受邀在国内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或主旨报告,并为多个高影响力期刊如Nat. Phys., Nat. Commun., Chem. Soc. Rev., Joule, Mat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S Catal., Nano Energy, Energy Environ. Sci.等担任特邀审稿人。


崔小强教授,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卓越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催化材料,开展绿氢制备等高效催化剂的原子级设计和制备研究;通过原子尺度调控低维材料结构,探究结构与催化性质之间关系与变化规律;研究体系包括氢能综合利用、水裂解、氮气还原、二氧化碳还原等领域。研究成果连续发表在Nat. Commun.(x3)、 Adv. Mater.(x3)、J. Am. Chem. Soc.(x2) 、Angew. Chem. Int. Ed (x3).、Chem、Matter等学科顶级期刊,被多次正面引用。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课题(1项,712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等多个项目。已发表SCI检索论文209篇,SCI他引10000余次,H因子60。授权发明专利37项。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吉林省“长白山学者”、长春市第六、七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第七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


文章信息


Jiao D, Li X, Sun M, et al. Machine learning driven rational design of dual atom catalysts on graphene for carbon dioxide electroreduction. Nano Research, 2024, https://doi.org/10.26599/NR.2025.94907044. 


QQ截图20240703101719.jpg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浙大
日本
北大
岭南大学
深圳湾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新加坡
北京大学
南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