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是孩子们最无法抵挡的食物之一。前两天“万圣节”前夜,估计有些读者见过这样的场面——孩子们装扮成各式各样的角色,兴高采烈地敲开邻居的门,期待收获满满的糖果。亮闪闪的糖纸、五颜六色的巧克力和软糖堆满小小的南瓜桶,成为了他们最珍贵的战利品。但这样的欢乐场面之后,却隐藏着一些我们常常忽视的忧虑——过量的糖摄入可能为孩子们成年后的健康埋下隐患。糖果的甜美短暂,而长久的健康代价却可能在未来悄然显现。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糖分摄入过多,可能在他们成年后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Science 近期发表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Tadeja Gracner等人的一篇文章更是表明,人们罹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与在胎儿以及两岁前的幼儿时代的糖摄入有关。
图1. 英国1950-1959年10年间糖、脂肪、蛋白质相对于配给制供应量的消耗走势图。图片来源:Science
将时间线拉回二战结束后的英国。彼时战后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包括糖在内的物资供应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英国政府只得采用配给制来解决物资短缺的问题。实际上配给制在二战期间就已经成为各国的常规操作,大概从1940年开始,到1953年9月,英国的糖限制供应才宣告正式结束。在配给制结束前,孕妇和儿童摄入的甜食较少,但当配给制即将完全结束时,糖的消费就几乎立刻翻倍,从每天41克增加到80克(图1)。配给期间的每日糖配额相当于大约6到7茶匙糖,这一数量与今天世界卫生组织的膳食指南中的建议相当——指南建议糖摄入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数据表明,配给制结束后能量摄入量增加的77% 是由糖消费量增加贡献的。
那么,在那个关键时间点之前和之后孕妇所生的孩子,其健康状况在日后是否有所不同呢?
几十年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抓住了这个在目前随机临床试验中几乎无法重现的机会,来比较怀孕期间和新生儿生命头两年摄入糖分对于成年之后某些基础病的影响。数据表明,配给制结束前后的两组人的确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
图2. 配给制对于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的对比图。(A) 2型糖尿病的风险函数:比较胎儿或出生后更长时间经历过配给的人群与从未经历过配给的人群。(B)高血压的风险函数:比较胎儿或出生后更长时间经历过配给与从未经历过配给的个体。蓝色:受孕后经历最多1000天配给制的群体;绿色:胎儿经历过配给制的群体;灰色:从未经历过配给制的群体。三群体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 < 0.001。图片来源:Science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那些在出生前后摄入更多糖分的儿童,在胎儿或幼儿期摄入较少糖分的那一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低35%,患高血压的风险低20%(图2)。对于出生前后摄入糖较少的那群人,即便他们中的某些人的确在后来罹患上了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他们的发病时间也较晚——2型糖尿病晚发4年,高血压晚发2年。另外,在孩子六个月大时摄入的糖量也与这些疾病风险相关,研究者认为这个时间点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固体食品(常称为“辅食”)的阶段。
在研究涉及的六万多名参与者中,有近四千人罹患2型糖尿病,近两万人罹患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但经历过糖配给制度的人,风险上升得没有那么快。在糖配给制度下成长的人群中,肥胖率低了30%。研究显示,在配给结束后出生的人群,糖的摄入量在他们六十多岁时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严格来说,这项研究不是临床试验,从性质上来看是一项非对照的队列研究,并不确定它是否能确定因果关系。但从结果来看,还是说明了限制糖摄入量的健康益处,并且进一步确认了一个事实,即摄入过多糖分对健康是有害的。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并不是在说,少吃糖你就永远不会得病。我们是说你可能会因此多经历几年没有疾病的时间,这非常有价值。”
此外,这些结果与动物研究结果相一致。动物研究表明,怀孕期间的高糖饮食会增加 2 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因素,例如成年期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不耐受。人类研究也表明,怀孕和哺乳期间的高糖饮食与后代肥胖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
除了孕期和出生初期糖摄入量与成年后罹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之间的潜在关联,这项研究还探索了人对甜的偏好与童年接触糖的经历之间的关系。研究者认为,对于甜的偏好在童年阶段就已经成型,而且影响到了成年之后的口味好恶。生命早期的高糖饮食会导致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自由糖摄入增加,这表明终生的饮食偏好和习惯在生命早期就会形成,而且糖可能具有一定的成瘾性。
婴儿期和幼儿期是形成对甜食偏好(甚至上瘾)的关键时期,这会增加一生的糖摄入量。市场上销售给婴幼儿的食品中,超过 70% 的配方奶粉、食品或饮料中添加了糖。到两岁时,许多儿童每天摄入的糖量已达到成人的推荐量,而到十几岁时,这一数字几乎增加了两倍。
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生命早期“营养编程(Nutritional Programming)”概念的理解。所谓“营养编程”,是指在胎儿期和婴儿期的饮食会对其后续的代谢、免疫等生理系统产生持久影响。糖的摄入,尤其是添加糖,似乎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糖本身并不是“有毒”的,但过量摄入,尤其是在生命早期,可能会在胰岛素调控、脂肪代谢等方面造成不可逆的改变,从而增加成年后患慢性病的风险。此外,研究还表明,生命早期摄入高糖饮食会影响味觉和饮食偏好的发育。暴露于高糖饮食的婴儿可能在成年后更倾向于选择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导致其持续摄入不健康的饮食。这种饮食习惯的延续,进一步加剧了肥胖、糖尿病等问题的发生。
对于孕妇和新生儿,合理控制糖分的摄入、避免过多添加糖食品的消费应成为健康指导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社会应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食品健康的关注,减少“食品荒漠”的存在,为所有家庭提供更多健康食品的选择。此外,还应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研究,探索糖对生命早期健康的长远影响,并明确“健康”糖摄入量的科学依据。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Exposure to sugar rationing in the first 1000 days of life protected against chronic disease
Tadeja Gracner, Claire Boone, Paul J. Gertler
Science, 2024, DOI: 10.1126/science.adn5421
(本文由北纬55°供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