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中山大学李光琴教授课题组Angew:一锅法电催化还原NOx高效合成氨基酸

中山大学李光琴教授课题组Angew:一锅法电催化还原NOx高效合成氨基酸

甘氨酸,也称为氨基乙酸,是蛋白质基本构建模块,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农业、工业等领域。近年来,受制药和食品行业蓬勃发展的推动,甘氨酸的产量需求持续增加。传统的甘氨酸工业合成主要涉及氯乙酸氨解和Streker反应两种方法,氯乙酸氨解方法主要用于生产工业甘氨酸(图1),反应的副产品难以与产品分离,此外,该法还存在原材料和溶剂利用率低、反应时间长以及催化剂难以回收等问题;Streker法脱盐过程技术路线冗长且操作复杂,同时高毒性的氰化物也给安全管理带来隐患。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安全、绿色、简单的合成甘氨酸的方法。

图1. 传统的甘氨酸合成方法与NOx电催化转化合成对比示意图


中山大学李光琴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长期耕耘于NOx电催化转化配位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开发,此前发展了配位“锁效应”限域、多中心配位协同等多种调控活性中心电子结构策略,有效解决了NOx电催化转化反应路径复杂问题,实现了利用电催化合成系统NOx耦联有机碳源、高效利用活性氢,精准合成了多种天然与非天然氨基酸、吡啶醛肟类等含氮有机化合物(Angew. Chem. Int. Ed. 202362, e202304007; Angew. Chem. Int. Ed202463, e202311752; Angew. Chem. Int. Ed202362, e202312239; Angew. Chem. Int. Ed. 202362, e202306726; Angew. Chem. Int. Ed. 202363, e202405553)。近日,该团队再次取得突破,通过异金属掺杂策略,在泡沫铜上原位生长MOF阵列并衍生构筑新型的双金属催化剂,从而优化电解产生的活性氢利用路径,高效电催化硝酸根及NOx耦合乙醛酸合成甘氨酸,实现了优异的法拉第效率同时兼顾高选择性,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图2. Cu/Bi-C@CF电催化NO3-转化合成甘氨酸的核磁图,与对照样电催化性能及循环稳定性对比


如图2所示,作者以NO3-为氮源、乙醛酸为碳源,室温常压下在H型电解池中,以Cu/Bi-C@CF作为催化剂电催化合成了甘氨酸。在最优条件下,对甘氨酸的选择性达到89%,法拉第效率为65.9%。此外,该催化剂在35圈共105小时的电化学循环催化测试中,性能衰减变化很小,证明所设计的催化剂具有长效、良好的电催化还原制取氨基酸性能。此外,该方法还对多种碳源反应物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可适用于其他氮源(包括NO、NO2和NO2-等),可用于高效合成一系列α-氨基酸(图3)。

图3. 以Cu/Bi-C@CF为催化剂电转化NOx合成甘氨酸的普适性探究


小结


在该项工作中,李光琴教授课题组聚焦于将NOx增值转化,借助配位化学组装,构筑了双金属协同催化阵列,通过绿色可持续的电化学方法,一锅法串联实现了甘氨酸及其它氨基酸的高效合成。这项工作不仅提出了一种新的材料设计策略,还为开发新型电催化转化技术,将氮氧化物、含氮无机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氨基酸产品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对促进能源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山大学廖培森博士后和曾彬宁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为中山大学李光琴教授。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Cu–Bi Bimetallic Catalysts Derived from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rrays on Copper Foam for Efficient Glycine Electrosynthesis

Peisen Liao, Binning Zeng, Suisheng Li, Yuhao Zhang, Runan Xiang, Jiawei Kang, Qinghua Liu, Guangqin Li*

Angew. Chem. Int. Ed., 2024, DOI: 10.1002/anie.202417130


李光琴教授简介


李光琴,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曾任日本京都大学特聘研究员、JSPS研究员,2016年3月加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育志奖、中山大学芙兰奖教金、优秀研究生导师奖、物理化学学科奖等。长期从事多孔配位材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尤其是氮氧化物(NOx)电催化转化合成氨基酸、肟等含氮有机小分子方面的研究。在Nat. Ma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Nat. Commun.、Adv. Mater.等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50多篇。担任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EEM)期刊副主编、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ICF)和Chinese Chemical LettersCCL)期刊青年编委;任中国留日同学会理事、广东省欧美同学会理事、广东省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青年委员、中国颗粒学会功能材料与界面科学专业委员等。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22030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动物学生物学
心理学Q1期刊
编辑润色服务全线九折优惠
在线讲座新型非易失性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英语语言编辑 翻译加编辑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遥感数据采集
数字地球
开学添书香,满额有好礼
加速出版服务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环境管理资源效率浪费最小化
先进材料生物材料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转化老年科学”.正在征稿
化学工程
wiley你是哪种学术人格
细胞生物学
100+材料学期刊
人工智能新刊
图书出版流程
征集眼内治疗给药新技术
英语语言编辑服务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中科院
多伦多
上海纽约
加州大学
加州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浙江大学
东莞理工
有机化学
天津大学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