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Nano Res.[能源]│香港中文大学卢怡君教授课题组:锂离子电池高压正极的热失控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Nano Res.[能源]│香港中文大学卢怡君教授课题组:锂离子电池高压正极的热失控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本篇文章版权为卢怡君教授课题组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QQ20240714-064727.png


背景介绍


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具有重要意义。提高输出电压能够大幅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但也使其安全性面临严峻挑战。首先,热失控过程中,高能量电池内部易出现快速的温度积累,其升温可达1000 °C,升温速率达到105 °C min-1。同时,提高正极截止电压会带来一系列寄生反应,如电解液分解,氧气析出及串扰反应。寄生反应不仅产生易燃及氧化性气体,同时造成严重热积累,威胁高比能电池的安全性。


成果简介


文章首先总结了引发热失控的寄生反应类型。碳酸乙烯酯(EC)在石墨SEI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商用电解质中不可或缺的成分。然而,EC在高压正极侧易引发副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并引起热量积累。此外,高度脱锂的正极易发生相变,导致氧气析出,进一步加剧电解液的分解。正负极产生的副反应产物,如氧气和还原性气体等,易引发串扰反应,进而加剧电池内部的热量积累。

针对高电压正极引发的寄生反应,首先可以通过掺杂来提高正极结构的稳定性,抑制氧气释放,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常见的掺杂元素如镁、铝、钛等,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其次,表面改性(如涂层和洗涤)可以减少材料的反应活性,从而降低热失控的风险。此外,能够在高电压下保持稳定的安全电解液,对于减少可燃气体的产生和减少电池内部热积累至关重要。

最后,文章强调了故障诊断技术的重要性,如电化学阻抗谱、X射线和中子成像等方法能够实现对电池热失控及故障的预警。文章呼吁针对高压正极热失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以指导高性能和更具成本效益先进材料的开发。

QQ20240831-073852.png


作者简介


卢怡君教授,2012年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她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香港青年科学院的创会成员,获得2021年度科学探索奖。卢教授发表相关论文98篇,被引14000余次,其中多篇成果与综述见于Nature Energy, Nature Materials等世界顶级期刊。她于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和 Materials Advances 期刊担任副主编,并于 Materials Today, Scientific Reports, Chemistry of Materials等期刊担任编辑顾问。


孙悦博士,2022年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镁金属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研究。于Energy&Environmental Science, ACS Energy Letter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文章4篇。


文章信息


Sun Y, Zuo C, Lu Y-C. Navigating the safe operation of high-voltage cathodes: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Nano Research, 2024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4-6852-6



QQ截图20240703101719.jpg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英语语言编辑 翻译加编辑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遥感数据采集
数字地球
开学添书香,满额有好礼
加速出版服务
编辑润色服务全线九折优惠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环境管理资源效率浪费最小化
先进材料生物材料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转化老年科学”.正在征稿
化学工程
wiley你是哪种学术人格
细胞生物学
100+材料学期刊
人工智能新刊
图书出版流程
征集眼内治疗给药新技术
英语语言编辑服务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中科大
华盛顿
上海交大
德国
美国
中山大学
西湖大学
药物所
普渡大学
东方理工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