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环钯物种是一类包含两个C-Pd σ键的环金属络合物。近几十年来,它作为关键反应中间体表现出独特的反应性,因而受到广泛关注。钯催化芳基或烯基卤的C-H官能团化是一类典型的涉及C,C-环钯中间体的反应。自从20世纪90年代 Dyker和Catellani报道了几个开创性的例子以来,该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大多数研究集中于C(芳基),C-环钯中间体的转化(图1a)。相比之下,由于存在更有利的竞争途径,涉及C(烯基),C(烷基)-、C(烷基),C(烷基)-环钯中间体的反应仍然难以实现(图1b)。实际上,该领域现有的报道主要集中在C(烯基),C(烷基)-、C(烷基),C(烷基)-环钯物种的分子内还原消除反应,而分子间的转化极为罕见。近年来,Dong和Liang在C(烯基),C(烷基)-环钯中间体的分子间转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发展了几例烯基Catellani反应(图1b,左)。但是到目前为止,利用偶联试剂捕获C(烷基),C(烷基)-环钯中间体的分子间反应仍未报道。
图1. 基于C,C-环钯中间体的C-H官能化反应
湖南师范大学杨源/梁云课题组长期致力于C,C-环钯物种的转化反应研究(J. Am. Chem. Soc. 2023, 145, 15303;Chem. Sci. 2021, 12, 11756;Org. Lett. 2024, 26, 676;Org. Lett. 2022, 24, 7282;Org. Lett. 2022, 24, 1400;Org. Lett. 2021, 23, 7150;Org. Lett. 2021, 23, 5744;Org. Lett. 2021, 23, 2878;Org. Lett. 2021, 23, 2610;Org. Lett. 2019, 21, 9960;Org. Lett. 2019, 21, 7284;Org. Lett. 2019, 21, 2718;Org. Lett. 2018, 20, 5402;Org. Lett. 2018, 20, 2997;Org. Chem. Front. 2022, 9, 3414;Org. Chem. Front. 2021, 8, 6535;Org. Chem. Front. 2021, 8, 5687;Org. Chem. Front. 2020, 7, 2075;Org. Chem. Front. 2020, 7, 2016)。近日,该课题组在该领域进一步取得了新进展,报道了首例基于C(烷基),C(烷基)-环钯物种的级联C(sp3)-H环化反应(图1c)。该方法通过烯烃连接的烯基溴化物经历分子内Heck/C(sp3)−H活化生成C(烷基),C(烷基)-环钯中间体,该物种进一步被α-溴代丙烯酸捕获,生成三环稠合的吡啶二酮。同时,该策略还可应用于吲哚连接的环烯基溴化物,从而构建五环稠合的吡啶二酮。此外,在没有α-溴代丙烯酸参与反应的情况下,可以合成一系列含有四元环的三环骨架。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的成功面临着多重挑战(图1b,右):(1)烯烃π键的环丙烷化反应(路径 A);(2)σ-烷基钯(II) 物种的环丙烷化(路径 B);(3)σ-烷基钯(II) 物种难以活化远端的惰性 C(sp3)-H键(路径 C);(4)C(烷基),C(烷基)-环钯中间体的竞争性转化(路径E和F)。
在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后,作者对Heck/C(sp3)−H活化/脱羧环化反应的底物范围进行了考察(图2)。结果显示,各种不同的官能团在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以中等至良好的收率获得预期产物。
图2. Heck/C(sp3)-H活化/脱羧环化的底物范围
随后,作者设想当底物1上的烯烃部分被吲哚基取代时,可以实现Heck去芳构化/C(sp3)−H活化/脱羧环化反应。经探索,可以以78%的收率得到所需的6/5/5/6/6五环稠合吡啶二酮6aa。作者也考察了该反应的底物范围,合成了一系列五环稠合的吡啶二酮(图3)。
图3. Heck去芳构化/C(sp3)-H活化/脱羧环化的底物范围
然后作者对产物进行了几个简单的转化(图4)。例如,3aa的水解得到羧酸7;使用间氯过苯甲酸(m-CPBA)作为氧化剂,可以顺利得到相应的环氧化物8a和8b;在氯铬酸吡啶盐(PCC)的存在下,可同时通过环氧化和羟基化形成产物9。
图4. 产物的合成转化
为了深入了解反应机理,作者进行了一系列机理探究实验(图5),同时与北京化工大学雷鸣教授课题组合作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提出了一个可能的反应途径(图6)。机理研究表明,C(烷基),C(烷基)-环钯物种是该反应的关键中间体。反应经历了Pd(0)→Pd(II)→Pd(IV)→Pd(II)→Pd(0)的催化循环,其中C(sp3)-H活化是反应的决速步骤,能垒为26.6 kcal/mol。
图5. 控制实验
图6. DFT计算
最后,作者对4/m/6(m = 6和7)三环稠合吡啶二酮10的合成进行了探索。经过广泛的条件筛选后,10a的产率得以提高至46%。接着,作者合成了一系列三环稠合吡啶二酮10b-e(图7)。
图7. 三环骨架的构建
综上所述,湖南师范大学杨源/梁云课题组报道了首例基于C(烷基),C(烷基)-环钯中间体的级联C(sp3)-H环化反应。该方法不仅可以构建三类新颖的多环稠合骨架,而且进一步推动了C,C-环钯化学的发展。
该工作近期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文章第一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的周荔薇博士(目前在长沙医学院工作)、陈夏红同学和北京化工大学的彭琼同学。通讯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杨源副教授、梁云教授和北京化工大学雷鸣教授。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及湖南省科技创新项目的资助。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A Cascade C(sp3)−H Annulation Involving C(alkyl),C(alkyl)-Palladacycle Intermediates
Liwei Zhou,§ Xiahong Chen,§ Qiong Peng,§ Zhiwei Li, Shujia Qiao, Guobo Deng, Yun Liang,* Ming Lei,* and Yuan Yang*
Angew. Chem. Int. Ed., 2024, DOI: 10.1002/anie.202412336
杨源副教授简介
杨源,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优青,长沙市杰青。2011年6月和2014年6月在湖南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8年6月毕业于湖南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18年7月加入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9年入选学校世承人才计划"青年优秀人才"。近年来致力于钯催化串联C-H官能团化反应研究,在基于环钯物种的转化反应、C-H活化/硅基化反应、C-H活化/脱羧环化反应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以通讯/第一作者身份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Org. Lett.、Org. Chem. Front.、Chin. Chem. Lett.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项目等8项。
课题组简介:
https://www.x-mol.com/groups/yang_yuan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