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赵惠民教授课题组Science:不对称光酶法将氟基团引入烯烃

赵惠民教授课题组Science:不对称光酶法将氟基团引入烯烃

氟原子因其独特的电子性质和疏水性,广泛应用于有机分子特别是生物活性化合物中。氟化基团的引入可以显著增强分子的生物利用度、代谢稳定性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目前,约20%的药物市场产品包含氟化化合物。然而,自然界中仅有一种天然酶——5'-氟-5'-脱氧腺苷合酶(FDAS),能够将氟引入有机体,这极大限制了生物催化氟化化学的应用范围。近年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的赵惠民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在光酶催化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在利用光和依赖黄素单核苷酸(FMN)的烯烃还原酶驱动新型不对称转化反应方面。例如,光酶催化烯烃的不对称氢烷基化(Nature 2020584, 69, 点击阅读详细Nat. Catal. 20225, 586, 点击阅读详细Nat. Chem202416, 277)和光酶催化烯烃的不对称氢胺化(Nat. Catal20236, 687; J. Am. Chem. Soc2024146, 10716)。在此前工作基础上,该课题组近日通过使用烯烃还原酶和传统的化学氟试剂,在光照条件下,将氟化基团不对称地引入到烯烃中。相关工作发表在近期的Science ,先进生物能源和生物产品创新中心(CABBI)的博士后李茂霖为第一作者

1.png

1.jpg

本文作者(从左至右):Wesley Harrison、苑玉杰、赵惠民、李茂霖和张郑一


具体而言,作者利用这种酶的光诱导特性生成含氟的碳自由基,然后通过酶催化的氢原子转移(HAT)过程实现高选择性的氟化基团引入。这种方法不仅拓展了酶催化氟化反应的范围,还在远离氟取代基的β、γ或δ位置上实现了高对映选择性,这是传统化学催化所难以达到的。



作者首先筛选了多种氟源,最终发现三氟碘乙烷(TFIE)在蓝光照射下,与烯烃在OYE1酶的催化下生成了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产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作者使用野生型OYE3酶实现了高达80%的收率和93%的对映选择性。进一步的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对多种底物具有广泛适应性,能够在多种烯烃上引入氟基团,表现出良好的收率和选择性。



为了验证不对称光酶法在不同底物上的广泛适用性,作者进行了系统的氟试剂底物扩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种氟试剂和底物组合中均表现出优异的效果,成功实现了远离氟取代基的β-立体中心、γ-立体中心和δ-立体中心的高对映选择性构建,展示了其广泛的应用潜力。



利用分子对接和量子化学簇模型的计算化学方法,作者详细解析了不对称光酶法的反应机理。首先,通过还原态的黄素单核苷酸(FMNhq)依赖的还原酶在光激发状态下引发电子转移,生成三氟乙基自由基和FMN的自由基半醌中间体(FMNsq。量子化学簇模型结果表明,关键氨基酸残基(如酪氨酸Y196和Y375)通过氢键与氟化基团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酶-底物复合物。氘标记实验显示,新立体中心的氢原子主要来自FMNhq。进一步的计算化学分析揭示,手性氢原子转移(HAT)过程中的RS过渡态能量的显著差别(2.1 kcal/mol)确保了反应的高对映选择性。空间位阻分析则表明,特定氨基酸残基(如T37和W116)通过调控底物取代基的空间取向显著影响反应的立体选择性。这些发现综合解释了不对称光酶法中氟基团高效引入的分子机理。



作者的研究不仅增加了自然界利用氟的工具,还为酶-氟化学开辟了新的方向。这一创新技术有望在制药、农用化学品以及材料科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推动高效、高选择性氟化化合物的合成。通过不对称光酶法将氟基团引入烯烃,为酶法合成手性氟化化合物提供了新的可能。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Asymmetric photoenzymatic incorporation of fluorinated motifs into olefins

Maolin Li, Yujie Yuan, Wesley Harrison, Zhengyi Zhang, Huimin Zhao*

Science2024385, 416-421DOI: 10.1126/science.adk8464

赵惠民教授简介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的赵惠民教授为该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赵惠民教授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Steven L. Miller讲席教授,同时担任化学、化学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工程的教授。他于199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并于1998年在加州理工学院(导师为诺贝尔奖得主Frances Arnold教授)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在加入UIUC之前,他曾在陶氏化学公司工业生物技术实验室担任项目负责人。赵惠民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合成生物学、机器学习和实验室自动化工具的开发及其在健康、能源和可持续性方面的应用。他还深入研究了酶催化、细胞代谢、基因调控和细胞分化的基本方面。赵惠民教授以通讯作者已在Science (3篇), Nature (3篇) 等期刊上总计发表超过420篇研究论文,并拥有30多项已授权和待批的专利申请,其中多项已被产业界许可。此外,他还曾在460多个国际会议和研究机构发表主题报告或被邀请演讲,并担任多家公司和科学顾问委员会的顾问。他目前是《ACS Synthetic Biology》的主编,也是多个期刊的编辑,包括《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CRISPR Journal》等。赵教授曾任《ACS Catalysis》的创始副主编(2011-2022)。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66044 

李茂霖博士简介

李茂霖博士在南开大学获得材料化学和金融学士学位(2014年)及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19年),导师为周其林院士。博士研究集中于开发对映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的高效催化剂。2021年,他加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赵惠民教授课题组开展博士后研究,开发新型天然酶催化反应。除了化学和生物实验,李博士还利用计算方法增强其研究。博士期间,他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有机反应机制。目前,他的计算研究涉及使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相结合的方法(Cluster Model)研究酶催化反应。李博士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Science (2篇), Nat. Chem., Nat. Catal.,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著名期刊上。李茂霖博士将合成化学、生物催化、蛋白质工程、生物合成和理论计算相结合,旨在解决合成化学和合成生物学广义领域中的挑战性问题。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化学工程
加速出版服务
wiley你是哪种学术人格
细胞生物学
100+材料学期刊
畅所欲研
人工智能新刊
经济金融主题广泛投稿到在线出版
影响因子盘点2200份期刊
人文艺术Q1好刊
妊娠期血压
图书出版流程
征集眼内治疗给药新技术
英语语言编辑服务
年中钜惠助力阅读
100+临床期刊
生物医学数据成像与可视化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天然纤维材料
口腔微生物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
材料学领域约200份+SCI期刊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多次发布---上海中医药
杜克
南科大
北大
浙江大学
香港中文
南科大
有机所
南卡
新加坡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