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中国药科大学JMC | 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型P2Y14受体拮抗剂的发现

中国药科大学JMC | 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型P2Y14受体拮抗剂的发现

英文原题:Discovery of a Series of 4-Amide-thiophene-2-carboxyl Derivatives as Highly Potent P2Y14 Receptor Antagonists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reatment

文2-1.jpg

作者:Yu-hang Wang, Chun-xiao Liu, Yi-han Zhang, Ya-lian Yang, Yan Zhao, Lu Han, Qian-qian Wang, Wen Xiao, Qing-hua Hu*, Zhen-hua Ding*, Meng-ze Zhou*, and Cheng Jiang*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累及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IBD可引发粘膜免疫系统紊乱和反复的肠道炎症,进而影响整个胃肠道的功能,最终引发包括腹泻、腹痛和便血在内的一系列症状。近三十年来,IBD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目前治疗IBD的药物包括5-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等。然而,这些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程,无法根治。此外,这些药物可能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最新研究表明,在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中,肠上皮细胞中P2Y14受体出现明显过表达的现象。此外,通过调节PKA/CREB/RIPK1轴,拮抗P2Y14受体展现出了强效的治疗效果。因此,P2Y14受体是一个很有前景的IBD治疗靶点。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江程教授和胡庆华教授科研团队在J. Med. Chem.上发表研究性论文,报道了一种高活性、高选择性、成药性良好的新型P2Y14受体拮抗剂,其在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表现出显著的抗炎活性。该工作为P2Y14受体拮抗剂的开发和IBD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研究团队基于课题组的前期研究,采用骨架跃迁设计策略,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全新的4-氨基噻吩-2-羧基衍生物。经过一系列优化,得到的优选化合物39具有亚纳米摩尔的拮抗活性(图1)。此外,优选化合物39还具有极高的同源受体选择性,较高的溶解度、肝微粒体稳定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荧光配体结合实验证实化合物39具有与P2Y14受体的结合能力。

图1. 化合物39的优化过程和主要性质。


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中,化合物39以低剂量减轻包括体重减轻、稀便、直肠出血和结肠缩短等在内的一系列症状,其治疗效果与目前临床一线用药美沙拉嗪(5-氨基水杨酸)相当(图2)。内窥镜和组织病理学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化合物39的体内抗炎活性。这些结果表明,化合物39可以有效地减轻DSS诱导的结肠炎,并呈剂量依赖性,该化合物有望成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候选药物。

图2. 化合物39的体内抗炎活性研究。


近年来,江程教授和胡庆华教授科研团队针对P2Y14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已取得比较突出的进展,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Eur. J. Med. Chem.,J. Med. Chem.Nat. Commun.等期刊,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目前已授权2项(Eur. J. Med. Chem2019175, 34-39; Eur. J. Med. Chem2019181, 111564; Eur. J. Med. Chem2021216, 113313; J. Med. Chem. 202265, 15967-15990; Front. Immunol. 202213, 870183; Int. Immunopharmacol2023114, 109507; Nat. Commun202415, 2083;CN109096177A; CN111423377B (已授权); CN116444482B (已授权); CN117886714A)。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Discovery of a Series of 4-Amide-thiophene-2-carboxyl Derivatives as Highly Potent P2Y14 Receptor Antagonists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reatment

Yu-hang Wang, Chun-xiao Liu, Yi-han Zhang, Ya-lian Yang, Yan Zhao, Lu Han, Qian-qian Wang, Wen Xiao, Qing-hua Hu*, Zhen-hua Ding*, Meng-ze Zhou*, and Cheng Jiang*

J. Med. Chem2024, XXXX, XXX, XXX-XXX

Publication Date: July 3, 2024

https://doi.org/10.1021/acs.jmedchem.4c00699 

© 2024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本稿件来自ACS Publications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浙大
日本
北大
岭南大学
深圳湾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新加坡
北京大学
南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