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Aggregate, 欢迎浏览!
文章简介
掺入荧光材料的纳米颗粒常用于各种生物应用,如体内跟踪、监测生物分布、细胞/组织成像等。过去常规掺入的是一些传统染料,如卟啉、二吡咯二硼(BODIPY)、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花菁显像剂。然而,这些传统的发光材料存在一些缺点。首先,传统材料常常遇到光漂白的问题,使得长期精确示踪难以实现。此外,纳米粒子自组装后由于疏水相互作用和密集的π-π堆积而具有很强的聚集倾向,形成不利于发光的H型聚集体,导致聚集引起的淬灭(ACQ)效应,而ACQ效应会大大削弱成像和光治疗效果。
图1. 两亲性AIE聚合物材料的自组装及生物应用
聚集诱导发光(AIE)是一种分子组装后荧光不猝灭反而增强的现象。AIE材料已被用于许多不同的分子组装体系,并已扩展到由两亲性聚合物构建组成的纳米材料(图1)。AIE的设计原理与多功能聚合物化学相结合,很好地避免了传统荧光材料在纳米科学中的劣势。此外,具有AIE性质的纳米粒子还有着发光亮度高和稳定性好等优势,因此其引起了纳米医学界的极大关注。该综述中,作者以一系列分子为案例(图2),总结了两亲性AIE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合成,自组装,发光性质,形貌控制,以及包括生物成像、生物检测、光诊疗、药物递送等在内的广泛应用,并展望了该类材料在生物医疗方面的远大前景。
图2. 一系列两亲性AIE聚合物材料
该综述以"Amphiphilic AIEgen-polymer aggregates: Design, self-assembly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为题发表于 Aggregate 期刊。文章的第一作者为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Shoupeng Cao博士,通讯作者为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Jan van Hest教授和Loai Abdelmohsen助理教授。
《聚集体(英文)》(Aggregate)创刊于2020年,是由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Wiley 出版社三方合作创办的开放获取式英文学术期刊(双月刊)。本刊致力于报道出版“聚集”过程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前沿科学,包括但不限于材料、化学、物理、生物以及应用工程等领域。聚集体科学研究范围广泛,单分子层次之上均可视为聚集体。特别是功能材料、化学、物理、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以及应用工程等领域的重要进展,为学术界搭建一个交流思想和意见的新平台,去分享聚集体研究的新发现和新突破,讨论聚集体研究的挑战和机遇。期刊于2023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18.8,JCI指数1.47,先后收录于DOAJ、ESCI、CAS等数据库。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