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CJC | 上海有机所黄正课题组:Co/Fe双金属催化的串联硅氢化-异构反应:末端炔烃“一锅法”合成(E)-三取代烯基硅

CJC | 上海有机所黄正课题组:Co/Fe双金属催化的串联硅氢化-异构反应:末端炔烃“一锅法”合成(E)-三取代烯基硅

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欢迎浏览!


Concise Report


Co/Fe Dual Catalysis for Sequential Hydrosilylation–Isomerization: Access to Trisubstituted (E)-Alkenyl Silanes from Terminal Alkynes

Zhihao Guo, Guixia Liu,* and Zheng Huang*

图片


By rational modification of electronic and steric properties of pincer ligands, a Co/Fe dual catalyst system is developed for one-pot sequential Markovnikov alkyne hydrosilylation and stereoselective alkene isomerization. The protocol provides an atom-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approach to trisubstituted (E)-alkenyl silanes from widely accessible terminal alkynes with high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iti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utility of this reaction was demonstrated by gram-scale synthesis and derivatization of bioactive molecules. The radical clock and trapping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radical pathway might be operative in the alkene isomerization step.

Cobalt | Dual catalysis | Hydrosilylation | Iron | Isomerization | Trisubstituted alkenyl silanes

Co/Fe双金属催化的串联硅氢化-异构反应:末端炔烃“一锅法”合成(E)-三取代烯基硅

专一立体构型的三取代烯烃结构常见于众多天然产物及人工合成的分子中,同时它也作为重要的中间体被用于复杂分子的合成中。三取代烯基硅常被用于三取代烯烃结构的构建。合成三取代烯基硅的传统方法利用过量且不稳定的硅基铜锂试剂对内炔烃的硅氢加成。相比之下,过渡金属催化的内炔烃的硅氢化更直接高效,但对于非对称双烷基取代的内炔烃而言,则面临区域及立体选择性难以控制的挑战。因此,从简单原料出发,发展新方法实现三取代烯基硅的立体选择性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1-二取代烯烃的选择性异构化是构建具有确定立体构型三取代烯烃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黄正团队在该领域取得了诸多研究进展(Chin. J. Chem. 2021, 39, 585; ACS Catal. 2021, 11, 10138)。最近,黄正课题组以末端炔烃为原料,发展Co/Fe双催化体系,将烷基末端炔烃的硅氢化产物1,1-二取代烯基硅原位异构为三取代烯基硅,由此发展了由简单易得的末端炔烃为原料“一锅法”合成(E)-硅基三取代烯烃的新途径。该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1)通过将强吸电子三氟甲基引入吡啶双恶唑啉(Pybox)钴络合物,成功地提高了非活化末端炔烃硅氢化选择性;2)利用小位阻膦-吡啶-咪唑啉(PPI)铁络合物,首次实现了1,1-二取代烯基硅的区域立体选择性异构;3)上述钴/铁催化体系的兼容性。该催化体系具有优秀的区域及立体选择性,并可兼容醚键、酯基、氮杂环等常见官能团以及吉非罗齐、雌酚酮等天然产物分子结构。克级规模放大试验展现了该催化策略在合成上的应用价值。

图片


图1  末端炔烃的串联硅氢化-异构“一锅法”合成(E)-硅基三取代烯烃

上述研究结果作为Concise Report发表于Chin. J. Chem. 2024, 42, 1860—1866. DOI: 10.1002/cjoc.202400291。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以及上海市科学委员会的资助。


点击阅读全文



CJC.jpg


《中国化学(英文)》(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创刊于1983年,半月刊,由中国化学会、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Wiley共同主办。期刊覆盖化学全领域,发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能源、催化等各学科领域的原始性、创新性成果,期刊历史悠久、审稿流程严格。2022年度影响因子为5.4,JCI指数0.92,5年影响因子4.4,2022年度CiteScore为7.5,SNIP指标为 0. 859。其中科院分区为化学综合2区。期刊先后收录于DOAJ、ESCI、SCIE等数据库。


点击投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土地利用科学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物生物利用率
增材制造
人文社科优质期刊精选-信息流
盛夏钜惠 冰爽畅读新
“转化老年科学”.正在征稿
化学工程
加速出版服务
wiley你是哪种学术人格
细胞生物学
100+材料学期刊
人工智能新刊
经济金融主题广泛投稿到在线出版
影响因子盘点2200份期刊
人文艺术Q1好刊
妊娠期血压
图书出版流程
征集眼内治疗给药新技术
英语语言编辑服务
100+临床期刊
生物医学数据成像与可视化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天然纤维材料
口腔微生物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
材料学领域约200份+SCI期刊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多次发布---上海中医药
武汉大学
美国伊利诺
上海交大
上海有机所
犹他大学
南科大
香港大学
上海交大
有机所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