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Nature:烯烃1,3-双官能团化的“新概念”

Nature:烯烃1,3-双官能团化的“新概念”

副标题:通过“电荷迁移”实现烯烃的立体发散性1,3-双官能团化反应


烯烃是化学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其官能团化反应是本科有机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1)C=C双键短暂(如:烯烃复分解)或永久(如:臭氧分解)断裂的转化;2)反应产物保持原有C-C σ-键连接(如:1,2-双官能团化)的转化。迄今为止,化学家已经报道了许多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1,3-双官能团化反应(图1a),但是这些方法往往需要向底物中引入导向基或限制基(“stopper”)来实现区域选择性,这主要是因为C(sp3)-M物种倾向于β-H消除,从而产生Heck产物。类似地,化学家对烯烃的Friedel-Crafts型反应也进行了广泛研究,并证明酰基阳离子参与的反应可以得到1,2-双官能团化产物,而且产物分布通常高度依赖于底物、试剂和溶剂的性质(图1b,顶部)。有趣的是,烯烃的Friedel-Crafts型反应也能实现烯烃的远程官能团化(图1b,底部),但是该转化的选择性难以控制并通常得到1,2-和1,3-双官能团化产物的混合物,除非在特定底物下才能实现高选择性。


近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Nuno Maulide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利用电荷迁移(charge relocation)策略,成功地实现了未活化烯烃的立体发散性1,3-双官能团化反应(图1c),并以良好的产率获得相应的syn-或anti-羟基酰化产物,同时无需导向基。该策略能用于肺毒素4-ipomeanol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进一步展现出其实用性。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上。

图1. 烯烃远程官能团化的实例。图片来源:Nature


首先,作者选择环己烯为模板底物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带有非亲核性六氟锑酸盐(抗衡阴离子)的酰基阳离子(由酰基氯化物和六氟锑酸银原位生成)作用下进行反应时,能够快速、选择性地形成syn-1,3-羟基酰化产物(图2a)。需要指出的是,该反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halophilic试剂的性质,只有六氟锑酸银能以高产率获得产物19,而其它银盐或Lewis酸的转化率较低。在最优条件下,作者对未活化烯烃的底物范围进行了考察(图2b),结果显示一系列不同链长度的线性烯烃(1-5)以及环戊烯(18)均能兼容该反应,以良好的产率获得相应产物,而且还能耐受三氟乙酸酯(3)和邻苯二甲酰亚胺(4)。值得一提的是,含有苄基的4-苯基-1-丁烯进行反应时仅得到1,3-双官能团化产物5,而苄基位点保持不变。其次,作者探索了酰基阳离子的底物适用性,结果显示芳环上带有给/吸电子基团的芳香族酰基阳离子(7-17)、脂肪族酰基阳离子(19-24)、丙烯酰基阳离子(25)甚至杂芳族酰基阳离子(2627)均能有效地实现这一转化并获得相应产物。有趣的是,当使用降冰片烯进行反应时以60%的产率得到产物28,作者推测其可能通过带正电物种的非经典碳正离子重排形成。如图2c所示,作者还将该方法与先前报道的烯烃1,3-双官能团化反应(依赖于底物而非试剂控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过渡金属(如:Ni、Pd)催化未活化1-壬烯时没有获得1,3-双官能团化产物,而是观察到Heck偶联或非特异性分解产物。相比之下,本文发展的方法却能以64%的分离产率获得1,3-双官能团化产物2

图2. 反应优化和底物筛选。图片来源:Nature


此外,作者发现在后处理前用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反应混合物,就能以较好的产率(61-92%)和优异的立体选择性(>20:1 d.r.)获得anti-1,3-羟基酰化产物(29-37,图3b),从而实现了立体发散性合成。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添加其它亲核源(如: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氮氧自由基TEMPO)代替水解过程(图3c),可以中等至较好的产率(47-83%)得到相应的anti-卤化产物(38-40)、anti-酰氧基酰化产物(4142)以及anti-OTMP产物(43)。如图3d所示,当加入DMSO后再用三乙胺处理反应混合物时,能以良好的产率转化为相应的1,3-酮酰化产物(44-49),这也是迄今首例将简单烯烃直接转化为1,4-二羰基化合物的反应。

图3. 烯烃1,3-双官能团化反应的立体发散性合成和底物拓展。图片来源:Nature


为了展示该反应的合成潜力,作者以廉价易得的1-丁烯为原料,经烯烃1,3-双官能团化反应一步法合成了4-ipomeanol(50)及其衍生物(51-53),极大地简化了先前的合成步骤(图4a)。随后,作者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上述1,3-双官能团化反应主要依赖于快速异构化过程(图4b),即在热力学控制下,亲电加成的第一个中间体β-酮碳正离子转化为重排的环状羰基氧鎓离子rac-I,并且rac-I的形成构成一个锁定状态,进而阻止进一步异构化和非选择性产物的形成。然后,rac-I以水解方式在羰基处断裂并产生syn-构型产物,或者被其它亲核试剂在二级sp3中心(C3)上进行亲核取代以形成上述anti-构型产物。此外,电荷迁移概念可通过图4c所示的机理实验来说明,即无论碳正离子最初在哪里形成(通过溴化物攫取),绝大多数原料都会转化为预期的1,3-双官能团化产物。也就是说,碳正离子被迁移到γ位,而与其新生状态无关。值得一提的是,三取代烯烃1-甲基环己烯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反应时也能以40%的产率获得单一的非对映体——全syn-羟基酮54(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其结构),这种立体化学结果可能是由于甲基取向所致(图4d)。

图4. 合成应用及反应机理研究。图片来源:Nature


总结


Nuno Maulide教授课题组利用电荷迁移策略,无需导向基成功地实现了未活化烯烃的立体发散性1,3-双官能团化反应,并以良好的产率获得相应的syn-或anti-产物。基于该策略,该课题组实现了肺毒素4-ipomeanol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进一步展现出该策略的实用性。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Stereodivergent 1,3-difunctionalization of alkenes by charge relocation

Bogdan R. Brutiu, Giulia Iannelli, Margaux Riomet, Daniel Kaiser, Nuno Maulide

Nature2024626, 92–97., DOI: 10.1038/s41586-023-06938-0


导师介绍

Nuno Maulide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44783 


(本文由吡哆醛供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上海交大
华南理工
西湖大学
上海交大
深圳湾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新加坡
加州大学
宁波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