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Nature:烂泥也能“扶上墙”

Nature:烂泥也能“扶上墙”

副标题:通过“气候中性”的氢等离子体还原从赤泥中提取“绿色”钢


1888年前后,奥地利化学家拜耳(Carl Josef Bayer)开发了一种从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先将铝土矿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铝土矿所含氧化铝可以在NaOH溶液中溶解成铝酸钠,过滤去除沉淀后,向铝酸钠溶液中添加Al(OH)3晶种使Al(OH)3重新析出,而剩下主要含NaOH的母液则重新用于处理下一批铝土矿;得到的Al(OH)3通过煅烧即可制备Al2O3。这一工艺中的化学反应,我们在高中化学中应该都学过,不过,现如今全球近乎95%的工厂仍在采用改良的拜尔工艺来生产Al2O[1]

巴西阿卢米尼奥的大坝,水库中含有2500万立方米的“赤泥”。图片来源:Nature [2]


拜耳工艺好是好,但也存在不小的问题——那些被过滤出来沉淀。它们含大量的氧化铁,还有氧化硅、钙质、氧化钛以及未反应的氧化铝等,呈现为红褐色,外观与红土相似,因此被称为“赤泥”。

“赤泥”主要氧化物比例。图片来源:Nature


目前,全球的“赤泥”存量已经超过40亿吨,并以每年1.755亿吨的速度增长 [3]作为一种不受欢迎的强碱性副产品,每年只有~3%的“赤泥”得到回收,主要用于建筑材料。其余则被堆放在露天,占用了宝贵的土地;或排入河流,对河道下游的环境和个人财产构成威胁。

“赤泥”的危害。图片来源:J. Hazard. Mater.[3]


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钢铁研究所Isnaldi R. Souza Filho等研究者在Nature 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一项利用氢等离子体将“赤泥”转化为单质铁的技术。氧化铁(III)在热力学上不如熔体中的其他氧化物稳定,仅需要十几分钟,就被等离子体还原,形成液态铁。再基于密度差异,液态铁从炉渣中轻松地分离出来,纯度超过95%,且几乎没有有害元素,如S、P和C的存在,可以直接用于炼钢。该工艺操作简便迅速,在使用绿氢及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提高两大金属行业的可持续性。

利用氢等离子体从“赤泥”中提取铁。图片来源:Natur[2]


在等离子体还原的初始阶段,“赤泥”先转化为复杂的粘性氧化物融体。富含铁的部分被还原成液态金属铁,随着还原时间的增加,铁的提取量逐渐增加。反应10分钟后,15 g“赤泥”中可提取2.6 g金属铁,接近基于热力学计算的理论极限。考虑到初始“赤泥”中含铁量27.8%(4.17 g),金属铁转化率为62.4%。如果再考虑到燃烧失重和蒸发效应,实际转化率估计约70%。


剩下的氧化物(研究者称之为“还原赤泥”)则呈现暗黑色,在反应5分钟后,pH值从初始的10.5降低到9,15分钟后进一步降到7.5。换句话说,这个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取金属铁,还可以中和残余物质,有助于在其他行业(如建筑业)中直接使用。

赤泥的危害以及氢等离子体处理法。图片来源:Nature


通过对样品进行元素分析,剩余氧化物中的铁含量减少,而氧含量变化不大,表明该方法对提取金属铁具有很强的选择性。XRD测试显示,氧元素从铁的氧化物转移到其他金属氧化物中,或少部分与氢反应产生水。氧化铁在被等离子体还原过程中,并未经历Fe3O4和FeO相的阶段,而是在1分钟后主要形成Fe2.5Ti0.5O4,随着还原时间的增加,进一步形成Al2FeO4,成为铁元素的主要载体。

氢等离子体处理“赤泥”的相演变。图片来源:Nature


经过1分钟还原的“赤泥”中,就出现了微米级铁颗粒。树枝状的氧化物与XRD分析中Fe2.5Ti0.5O4化合物相对应,并开始形成富含Al的Al2FeO4相。而经过10分钟还原后,样品上下层存在巨大差异,顶部区域几乎不存在铁元素,底部则富含大量铁液滴,剩余未转化的铁仍旧存在于Al2FeO4相。

经过1分钟还原处理的“赤泥”的微观结构。图片来源:Nature


经过10分钟还原处理的“赤泥”的微观结构。图片来源:Nature


作为对比,采用相同的装置,在非还原性等离子体(Ar气体)氛围下处理15 g“赤泥”。5分钟后,样品中出现FeO相以及少量纯铁(0.27 g),比使用氢等离子体处理得到的纯铁少得多(1.34 g)。从经济角度,该工艺具有经济可行性,可能为行业开辟可行的途径,还原处理非常快速,同时具有较低的CO2排放和更低的加工成本,更有利于“赤泥”的废物管理和氧化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还原性和惰性等离子体气体对比。图片来源:Nature


“这是一个简单的一步过程,无需对‘赤泥’进行预处理,具有可持续性,并且提取的铁几乎不含有害元素,无需复杂精炼,适合进一步钢铁生产”,作者强调说,“此外,氢等离子体还原方法是通用的,可能还适用于其他金属提取,如稀土金属”[2]“我感到非常惊讶,将15克赤泥在炉中还原约10分钟后,发现了珍珠般大小的几乎是纯铁的液态球体”,Souza Filho说,“这节省了大量能源”[4]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Green steel from red mud through climate-neutral hydrogen plasma reduction

Matic Jovičević-Klug, Isnaldi R. Souza Filho, Hauke Springer, Christian Adam & Dierk Raabe

Nature 2024625, 703–709. DOI: 10.1038/s41586-023-06901-z


参考文献:

[1] P. S. Reddy, et al., Properties and assessment of applications of red mud (bauxite residue): current status and research needs. Waste Biomass Valori. 202112, 1185-1217. DOI: 10.1007/s12649-020-01089-z

[2] Nature NEWS: Iron extracted from hazardous waste of aluminium production.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071-2 

[3] X. Liu, et al., Characteristic, hazard and iron recovery technology of red mud - A critical review. J. Hazard. Mater. 2021420, 126542. DOI: 10.1016/j.jhazmat.2021.126542

[4] Science NEWS: Zapping ‘red mud’ in plasma turns mine waste into valuable iron.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zapping-red-mud-plasma-turns-mine-waste-valuable-iron 


(本文由小希供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南科大
上海交大
多伦多
新加坡
上海师范
清华大学
福州大学
兰州化物所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