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卟啉结合的适配体筛选对构建生物传感器、催化和理解生命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已报道的卟啉适配体都是富含鸟嘌呤的G-四链体(G4)DNA。这些DNA链能够与氯化血红素(Hemin)结合并产生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迄今为止,人们普遍认为能与卟啉结合的适配体都是G4构型,且由于堆叠作用是卟啉与G4的主要结合方式,因此这些适配体几乎无法区分不同的卟啉。而且,G4 DNA会非特异性结合其他平面分子,导致明显的干扰,阻碍了其实际应用。除了能够与G4形成堆叠的芳香环之外,卟啉还具有可能与非G4适配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外围和金属配位配体。非G4适配体能够区分不同的卟啉化合物,形成更稳健的Hemin/适配体复合物,使生物传感器、催化剂和新型智能DNA纳米结构的设计更加灵活多样。
在生物学中,血红素是由Protoporphyrin IX(PPIX)螯合铁离子所得。截至目前,尚未有研究使用PPIX进行适配体筛选。在已有的氯化血红素适配体筛选中,大多都是通过固定羧基来固定氯化血红素,而此法可能掩盖一些了潜在的适配体结合位点。Capture-SELEX方法是通过将DNA文库固定,无需标记目标分子,这可能会产生新的且亲和力更好的适配体。近日,滑铁卢大学刘珏文教授和厦门大学王德利教授课题组合作,以Hemin和PPIX为目标物进行了两个独立的筛选实验,获得了Kd低至43 nM的新的卟啉适配体。
作者采用文库固定化方法筛选得到了高富集度的Hemin和PPIX的DNA序列(图1A和1B),并通过序列分析将TOP1 DNA作为候选适配体进行表征。Hemin适配体(Hem1)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序列不富含鸟嘌呤,且该序列中包含两个重复的GATT(T/C)C保守区域(图1C)。如图1D所示,Hemin底部的外围配体具有镜像对称性,而顶部的外围配体具有180°的旋转对称性。在考虑到一些T和C碱基可根据序列比对互换的情况下,Hem1家族适配体中的两个结合环(尤其是Hem3)也具有旋转对称性。因此,如果Hem1家族适配体具有简单的茎环结构,适配体环可能通过其顶部部分与Hemin相互作用,如图1E所示。PPIX1适配体结构同样含有两个对称的GGGTG保守区域,且该适配体富含鸟嘌呤。
图1. Hemin(A)和PPIX(B)筛选富集的Top5序列;(C)Hem1适配体二级结构;(D)Hemin平面结构;(E)Hemin与适配体结合模型
由于卟啉具有丰富的电子吸收特征,因此作者首先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评估了适配体与卟啉的结合情况。如图2所示,Hem1与Hemin结合会发生明显的Soret峰位移,而与PPIX或MPIX则没有明显的峰变化,因此Hem1适配体对Hemin的结合具有高选择性,而PPIX1适配体则能同时识别Hemin和PPIX。PPIX1和PS2.M(经典的G4 DNA)与Hem1适配体竞争性结合结果证明,Hemin/Hem1是一种更稳定的复合物,能够抵抗非特异性结合。圆二色谱实验结果证明K+和Hemin均不能诱导Hem1或PPIX1适配体发生形变,因此这两个适配体均是非G-四链体结构。
图2. Hem1适配体与Hemin(A)、PPIX(B)和MPIX(C)结合的紫外吸收光谱及吸收峰变化(D);Hem1(E)和PS2.M(F)适配体与K+和Hemin反应后的CD光谱
由于G4 DNA与Hemin结合后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因此作者以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基质研究了金属离子对Hemin/ Hem1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Hem1与Hemin的结合是Mg2+依赖性的,而Li+的存在有助于催化活性的提升(图3A)。同时,作者还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验证了金属离子对Hem1结合过程的影响(图3B),再次证实了Hem1适配体是非K+依赖的非G-四链体结构。而序列截断实验证实了保守区域所在loop环之外的碱基是具有可变性的。通过对Hem1保守区域碱基对称性研究结果发现,完全旋转对称的序列(即GATTCC)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即Hem1-2T)和结合能力。此外,与经典的K+依赖的G4适配体相比,Hem1-2T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图3. 金属离子对Hem1催化活性(A)及结合能力(B)的影响;(C)Hem1突变体催化活性对比
通过优化Hemin溶解方法,作者成功地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TC)测定了几种适配体与Hemin的解离常数。结果显示Hem1、Hem1-2T、PS2.M及PPIX1适配体与Hemin的拟合Kd分别为0.44 μM、0.043 μM、0.28 μM和0.32 μM(图4)。
图4. Hemin与Hem1(A)、Hem1-2T(B)、PS2.M(C)及PPIX1(D)适配体滴定的ITC结果
综上,作者通过Capture-SELEX方法成功获得了具有高选择性和催化活性的非G-四链体的氯化血红素结合适配体,其解离常数低至43 nM,其结合能力是经典G-四链体的5倍。同时还获得了识别PPIX的适配体。该研究是第一个对特定卟啉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适配体的例子,并具有以下意义:1)它展示了使用适配体识别不同卟啉的可行性;2)它表明卟啉适配体可以是非G-四链体结构,而新的适配体已经证明对非特异性置换具有抗性,这是G-四链体适配体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3)由于其封闭的茎环结构,Hem1可以轻松用于链替代反应,这使得该适配体可以补充当前基于G-四链体结构的适配体在生物传感器和纳米技术应用中的不足。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谷利德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共同作者包括滑铁卢大学博士研究生丁玉哲、本科生周阳和厦门大学张瑶教授。王德利教授和刘珏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Selective Hemin Binding by a Non-G-quadruplex Aptamer with Higher Affinity and Better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Lide Gu, Yuzhe Ding, Yang Zhou, Yao Zhang, Deli Wang*, Juewen Liu*
Angew. Chem. Int. Ed., 2023, DOI: 10.1002/anie.202314450
研究团队介绍
谷利德,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张瑶教授和王德利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卟啉化合物的生物生态效应。获“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优秀博士生奖学金”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于2023年在滑铁卢大学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
通讯作者简介
王德利,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化学与地球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2008年至今在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目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及合作者身份在Sci. Adv.、J. Environ. Manage.、Front. Mar. Sci.、Mar.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从事研究方向包括:近岸痕量金属源汇及迁移转化过程;金属及其他营养要素的生态链地位;生物细胞内关键代谢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特殊作用及定量化研究;近岸环境金属及其他化学因素的调查及其环境污染评价与修复等。
个人主页链接:
http://coeoa.xmu.edu.cn/t/WDL/
刘珏文,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加拿大化学会Fred Beamish奖,和McBryde奖章,并于2019年入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青年院士(College Member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近年来在Chem.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nal. Chem.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共计400余篇,文章总引用数达42200余次,H-index为100。入选2022,2023年高被引学者。现担任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核酸部分编辑,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中国化学快报》,FACETS等杂志副主编,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编委,和Langmuir,Analytical Methods, Sensors, Particle and Particle Systems Characterization编委会顾问。现主要从事核酸适配体、纳米材料和软物质的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以及表面性质的研究。
个人主页链接:
http://www.science.uwaterloo.ca/~liujw/index.html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75566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