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原题:Systematic Control of Ferrimagnetic Skyrmions via Composition Modulation in Pt/Fe1-xTbx/Ta Multilayers
通讯作者:江万军,清华大学物理系/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陈震,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Teng Xu (许腾), Yuxuan Zhang (张宇轩), Zidong Wang (王子东), Hao Bai (白昊), Chengkun Song (宋承昆), Jiahao Liu (刘嘉豪), Yan Zhou (周艳), Soong-Geun Je, Alpha T. N'Diaye, Mi-Young Im, Rong Yu (于荣), Zhen Chen* (陈震), Wanjun Jiang* (江万军)
背景介绍
磁斯格明子是一种具有实空间拓扑特性的磁结构。它具有诸如斯格明子霍尔效应、旋性布朗运动等新奇物性,为自旋电子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另一方面,由于其具有纳米尺寸、高稳定性和易被操控等特性,磁斯格明子也有望成为高密度、低能耗、非易失性存储的新兴信息载体。在传统重金属/超薄铁磁薄膜材料中,重金属的强自旋轨道耦合,结合界面对称破缺,会产生手性磁相互作用,进而获得室温、纳米尺度的奈尔型铁磁斯格明子,此类薄膜材料体系由此得到极大关注。然而,铁磁性材料中的磁斯格明子具有斯格明子霍尔效应,在运动过程中会与器件边界发生相互作用,以致湮灭。因此不利于发展斯格明子赛道存储器件。
图一. 多层膜中的手性磁相互作用和奈尔型亚铁磁斯格明子。
文章亮点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江万军课题组和材料学院陈震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通过连续改变亚铁磁薄膜的化学组分,可以高效调控亚铁磁斯格明子尺寸以及密度。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ACS Nano。该研究以[Pt/Fe1-xTbx/Ta]n磁性多层膜为研究对象,利用重金属Pt和Ta的强自旋轨道耦合以及界面对称破缺,得到了室温50纳米尺度的奈尔型亚铁磁斯格明子。与铁磁斯格明子材料相比,亚铁磁斯格明子材料具有更小净磁矩,可以抑制斯格明子霍尔效应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改变过渡金属-稀土亚铁磁Fe1-xTbx的化学组分,可以对磁性材料的矫顽力,磁化强度和磁各向异性常数等参数进行连续调控,由此实现亚铁磁斯格明子尺寸和密度的高效调控。
图二. 组分调制磁性多层膜材料的磁性参数。
当稀土元素Tb成分从x = 0.34变化到x = 0.48时,饱和磁化强度从140 emu/cc增大到200 emu/cc,同时其磁各向异性常数从80 kJ/m3减小到35 kJ/m3。借助高空间分辨率的磁透射X射线显微镜和洛伦兹透射电子显微镜,团队研究了磁结构随着外磁场的演化,并在室温下观察到奈尔型亚铁磁斯格明子。团队进一步发现,在连续改变亚铁磁薄膜的化学组分x时,亚铁磁斯格明子的尺寸和密度可以被高效调控。当稀土元素Tb成分为x = 0.48时,亚铁磁斯格明子的最小尺寸可以达到 ~ 45 nm,其密度可以高达 ~ 50 μm-2,明显优于传统的铁磁斯格明子材料体系。
图三. 组分调制亚铁磁斯格明子尺寸和密度。
总结/展望
基于[Pt/Fe1-xTbx/Ta]n多层膜,研究团队通过调节Fe1-xTbx亚铁磁薄膜的组分,连续调控了材料的磁性参数。进一步借助磁透射X射线显微镜和洛伦兹透射电子显微镜,确定了奈尔型亚铁磁斯格明子的存在,并研究了其尺寸和密度的调控规律。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亚铁磁材料稀土元素成分增加,亚铁磁斯格明子尺寸不断减小,密度逐渐增大。该项研究为设计高性能亚铁磁斯格明子及其器件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论文发表在ACS Nano上,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后许腾、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宇轩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江万军副教授、陈震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信息:
江万军 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组部青年人才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致力于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器件方面的基础研究,在自旋量子材料、自旋拓扑物理和原理型自旋器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课题组目前研究重心为拓扑自旋轨道电子学。已在Science, Nature Physics, Nature Electronics, Physics Report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no Letter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总引用9000余次。
陈震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副研究员
入选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和《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位35岁以下科技创新人物。长期致力于开发和应用透射电子显微学技术,研究功能材料纳米-原子尺度的微观结构和磁畴结构。在开发超高原子分辨和磁成像技术以及研究功能材料构效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相关工作曾获两院院士评选的2021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已在Nature,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和Ultramicroscopy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扫描二维码阅读英文原文,或点此查看原文
ACS Nano 2023, 17, 8, 7920–7928
Publication Date: April 3, 2023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3c02006
Copyright © 2023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