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Nano Res.[催化]│上海交通大学胡志宇团队:纳米光子晶体催化燃烧点亮中红外光源

Nano Res.[催化]│上海交通大学胡志宇团队:纳米光子晶体催化燃烧点亮中红外光源

本篇文章版权为胡志宇团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背景介绍


中红外光涵盖了分子吸收特征、生物/机械物体的峰值热发射、大气透射窗口等波长范围,在生物医学、通信、传感、成像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广谱、高功率的紧凑型红外光源面临着技术瓶颈。激光器和热发射器是红外光的典型来源。与具有特定光谱范围的高单色激光器相比,热红外发射器谱宽,但方向性和非相干性较差。调节热发射体温度可以增强热发射功率和调制波长。传统热发射多通过外部加热整个热发射体,热惯性大,能量利用效率低。此外,这类红外光源的波导或光腔集成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纳米尺度上具有广谱、可调波长的集成中红外光源,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简介


该工作首次建立了光子晶体催化燃烧点亮纳米级中红外光源的框架,利用催化剂阵列催化气体燃烧释放红外光,通过调节催化气体流量可实现红外波长调制。设计了一种拓扑光子晶体催化剂阵列原型,实现高度垂直增强红外发射。该工作为新型光子晶体催化燃烧的微纳级红外光源开启了新思路。

QQ截图20230902112729.jpg

光子晶体催化燃烧红外光源框架


图文导读


纳米催化剂阵列制造
利用电子束光刻技术(EBL)制备了不同尺寸、填充率的Pt/Al2O3双层纳米柱阵列,用于甲醇催化燃烧反应。纳米柱样品命名P50-100代表,纳米柱直径为50 nm,纳米柱周期为100 nm (可计算获得相应的填充率为19.6%),并制备了相同成分的薄膜进行催化性能对比。

image.png

纳米阵列催化剂制备及催化系统:(a)催化燃烧装置示意图。(b)图案化Pt/Al2O3催化剂阵列的电子束光刻工艺。(c)直径为50 nm,周期为150 nm的Pt/Al2O3催化剂的SEM图像(样品P50-150)。比例尺为200 nm。(d)AFM表征催化剂P50-150的高度分布。插图为(c)中的放大图。(e)为Pt/氧化铝膜催化剂的TEM图像。

纳米催化剂催化甲醇燃烧性能
催化剂催化甲醇燃烧,催化剂表面温度升高。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甲醇流量,可控制不同温升。纳米阵列催化剂P50-100在反应温度为80℃的条件下,催化转换效率高于连续薄膜。在设计的尺寸下,相同填充率时,催化剂尺寸越小,催化温升越高(意味着催化性能好)。在纳米阵列尺寸相同时,填充率高,催化温升高。单位质量的纳米阵列催化剂性能大大优于薄膜,展现了纳米催化剂的优异催化特性。

image.png

甲醇催化燃烧性能:(a)、(b)、(c) Pt/ Al2O3膜和P50-100在加热温度分别为100℃、150℃、200℃时催化燃烧。(d)膜和P50-100催化剂的甲醇转化效率(η)。插图为相应的与质量相关的甲醇转化效率(ηm)。(e)催化剂的催化温升(ΔT)随Pt/Al2O3直径的变化,填充率f为19.6%。(f) 催化剂ΔT随填充率的变化。(a-f)中甲醇/空气混合流速为100 mL/min。(g)加热温度为100℃时,催化剂的单位质量温升(ΔTm)随甲醇/空气混合流速的变化。

催化燃烧诱导红外光发射
相比于薄膜,催化剂阵列的表面电场分布可能有助于催化燃烧进行。催化剂反应前后,由于催化剂表面温度升高,致使发射的红外光波长变短。通过调控催化反应温升,可调节红外光波长的变化。此外,未来可期待开发在室温下进行催化燃烧的催化剂体系(我们前期使用化学合成的Pt纳米催化剂可以不需要加热,在室温下实现甲醇催化燃烧,温升可控制在室温~600℃),从而极大拓展此催化红外发射器件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image.png

催化燃烧诱导红外发射:(a)和(b)为图2b中薄膜和P50-100(含20 nm Al2O3和10 nm Pt)的模拟温度分布。(c)室温下不同结构的发射光谱,z截面的发射光谱峰在753 nm左右。(d)和(e)分别为薄膜和xz截面P50-100 (y = 0)在753 nm波长处归一化电场强度(|E|2)的等值线图。(f) xy截面Pt层表面753 nm波长处归一化电场强度等值线图(z = 30)。(g)红外CCD相机获得的催化前后膜催化燃烧的实验发射波长。插图的是温度在150℃时的温高。

光子晶体催化剂功能化红外光发射设计
受以上实验启发,我们提出将纳米光子晶体结构与催化燃烧反应相结合,定制纳米红外光发射。我们设计了一种拓扑光子晶体催化剂阵列的原型,该器件具备高度垂直(方向性)增强的红外发射。

image.png

纳米光子学定制红外发射:(a)在SiO₂衬底上由Pt/Si圆柱阵列构成的拓扑光子晶体示意图。(b)光子晶体的参数,六个纳米圆柱体排列成六边形晶格。纳米圆柱体的位置(r)远离或靠近晶格的单个中心,分别形成拓扑和平凡光子能带。a表示晶格常数。(c)和(d)全波模拟得到的拓扑和平凡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拓扑光子晶体和平凡光子晶体在Γ点处具有相同的带隙。(e)中红外拓扑腔示意图,该拓扑腔由一个拓扑光子晶体和一个平凡光子晶体所包围。(f)通过全波模拟得到了波长为4.95 μm的腔模近场电场(|E|)分布。(g)红外光发射远场图。(h)红色圆圈表示(g)中红外发射角分辨强度分布图。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吴振华,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


通讯作者

胡志宇,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二级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FIAAM),上海交通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2012-2018担任实验室主任),纳微能源研究所所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常务理事,(全国)欧美同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曾经在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担任研究员多年,并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田纳西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或兼职教授。研究方向包括纳米催化低温燃烧、热电薄膜与器件、新型MEMS/NEMS器件等。获得国内外奖项30多项,在Nature Nanotechnology,Science Advances, Joule等发表科研论文150多篇,40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出版中英文专著/教材5部,书籍章节8篇。


张庆,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四川省特聘专家,“天府峨眉计划”青年人才项目、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入选者。研究方向包括片上纳米光子学、范德华极化激元、光学超表面、二维材料光电子学等。在Nature, Nature Photonics, Nature Review Physics, Chemical Review,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Nano Letter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500余次,H指数20。担任Nature Photonics、LSA、Photonics Research等期刊审稿人。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项目。


招聘信息:

上海交通大学课题组常年招收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博士后若干,引进各类优秀人才,领域涵盖材料、物理、微电子,详情联系通讯作者zhiyuhu@sjtu.edu.cn。


文章信息


Wu Z, Wu Z, Lv H, et al. Nanophotonic catalytic combustion enlightens mid-infrared light source. Nano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3-6097-9.

image.png

识别二维码可访问全文


QQ截图20220430103511.png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上海交大
华南理工
西湖大学
上海交大
深圳湾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新加坡
加州大学
宁波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