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视频聚焦“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根据李振教授团队的AMR述评文章“Stimulus-Responsive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s: Internal Mechanism, Design Strategy,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制作。欢迎观看!
作者解读
发光材料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将外界能量转化成光辐射,根据发光原理的不同,发光材料可以分为荧光和磷光材料。物质受到刺激,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当分子被激发到单线态形成单线态激子时,大部分会通过荧光发射衰减到基态,此时只能利用单线态激子,另一些会通过系间窜越跃迁到三重态,经过快速内转换后,三重态激子主要位于 T1态,T1态的激子会通过磷光发射衰减到基态,此时激子利用率为 100%。与荧光材料相比,磷光材料的激子利用率大大提高! 如果三重态激子生成率较高且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则会产生室温磷光。
根据材料的不同,室温磷光材料可以分为无机发光材料和有机发光材料。无机室温磷光材料制备过程中所用到的稀土材料较为昂贵、具有潜在毒性以及合成工艺复杂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原料来源更加广泛和廉价,具有更低的成本,结构容易设计和改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其中刺激响应室温磷光材料可以对力、光、热、电场等外界刺激作出响应,相较于普通室温磷光材料,具有在外部刺激下发光强度、颜色、寿命可以动态变化的优点。
有鉴于此,李振教授团队围绕有机刺激响应性室温磷光材料在 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 发表了题为“Stimulus-Responsive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s: Internal Mechanism, Design Strategy,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的述评文章,系统总结了刺激响应性室温磷光材料的设计策略、内部机制及其潜在应用,欢迎阅读!
扫码阅读Account原文:
原文导读: AMR,公众号:AMR材料研究述评AMR Account|李振教授团队:刺激响应性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