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余金权团队Nature:环烷烃羧酸的跨环C-H键官能团化

余金权团队Nature:环烷烃羧酸的跨环C-H键官能团化

环状结构普遍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以及农用化学品中,而成环反应一直是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通常情况下,化学家利用环加成反应(如:Diels-Alder反应)或分子内环化从无环前体构建环体系,但是这些前体往往需要多步合成,并且环化反应本身也难以控制。作为一种替代策略,C-H键活化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各种官能团化的(聚)环骨架,但该方法的适用性取决于近端和远端C-H键位点选择性官能团化方法的发展(图1a)。一般而言,近端C-H键更具反应性,因此在竞争性近端C-H键的存在下实现远程C-H键官能团化是一大挑战。此外,环状体系远端位点的活化需要跨环C-H键裂解,从而产生张力的双环钯环。尽管目前已经报道了一些跨环C-H键活化反应(图1b),但绝大多数通过五元钯环进行,并且需要环内含有氮原子或者氮原子直接连接到环上才能实现远程C-H键活化。相比之下,通过六元钯环来进行跨环C-H键官能团化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方法屈指可数,并且该过程通常具有中等的位点选择性或仅限于特定的双环底物。另外,由于亚甲基C-H键活化的挑战性,先前的报道都需要预先安装双齿导向基团,从而限制了底物范围以及后续的衍生化。


近日,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余金权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打破常规,实现了饱和碳环骨架分子编辑愿景的第一步。他们在钯催化体系下利用两类配体——奎宁环-吡啶酮(L1、L2)和磺酰胺-吡啶酮(L3),以高收率和高区域选择性实现了中小型环烷烃(环丁烷-环辛烷)羧酸的跨环γ-亚甲基C-H键芳基化反应(图1d),构建了一系列γ-芳基环烷烃羧酸,其中多种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图1c)。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上。其他作者为康国伟、Daniel A. Strassfeld盛涛Chia-Yu Chen

图1. 通过亚甲基C-H键活化的跨环C-H键芳基化。图片来源:Nature


首先,作者选择α-丙基环戊烷甲酸1a为模板底物对不同类型的配体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喹啉-吡啶酮和叔胺-吡啶酮配体能以30%的收率获得γ-芳基化产物。鉴于奎宁环比叔胺具有更强的Lewis碱性和刚性,因此作者猜想用奎宁环取代配体骨架中的叔胺或许效果更好。事实上,奎宁环-吡啶酮配体L1(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其结构)能以69%的收率获得跨环γ-芳基化产物3a。对反应条件进一步优化后,最终以87%的分离收率获得γ-芳基化产物3a。在最优条件下,作者对底物范围进行了考察(图2),结果显示无论芳环上取代基的电性如何,α-芳基环戊烷甲酸均能以较好的收率转化为跨环γ-C(sp3)-H键芳基化产物(3b-3h),同时没有观察到竞争性γ-C(sp2)-H键或β-C(sp3)-H键芳基化产物,进一步证实该反应具有优异的区域选择性。另外,γ-亚甲基C-H键芳基化反应还能以1 g规模进行,并以71%的收率得到产物3e。类似地,α-甲基(3i)、α-乙基(3j)、带有酯基、氯原子和醚的α-烷基(3l、3o-3p)环戊烷甲酸、双环底物(3q3r)甚至α-氢环戊烷甲酸(3s)均能兼容该反应,以中等至较好的收率得到相应产物。遗憾的是,α-杂原子取代的环戊烷甲酸进行反应时效果较差。此外,作者还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了代表性α-芳基(3c)、α-氢(3s)和α-烷基(4ac)产物的结构。

图2. 环戊烷甲酸的底物拓展。图片来源:Nature


随后,作者以α-丙基环戊烷甲酸为模型底物探索了芳基碘化物(ArI)偶联试剂的底物范围(图3a,芳基溴化物和氯化物反应效果不佳),结果显示无论对位带有何种电性基团的芳基碘化物都能兼容该反应,以55-85%的收率得到跨环芳基化产物(4a-4i)。通常情况下,缺电子底物的收率略高于供电子底物(如:4e vs 4g)。类似地,间位和邻位取代的芳基碘化物也能顺利实现这一转化(4j-4p)。其次,作者还探索了杂芳基碘化物的底物适用性(图3b),结果显示一系列2-取代-4-碘吡啶(4s-4v)、2,6-和2,3-二取代-4-碘吡啶(4w-4y)、2-取代-5-碘吡啶(4z-4aa)以及噻吩-(4ad4ae)、苯并噻唑-(4af)、喹唑啉-(4ag)、喹啉-(4ah)、嘧啶(4ai)-和吲哚基(4aj)碘化物均能以中等至较好的收率转化为相应的跨环芳基化产物,尽管2,4-二甲氧基-5-碘代嘧啶(4ai)由于二甲氧基的强供电子效应导致收率较低(38%)。遗憾的是,含有酸性官能团的芳基碘化物(如:苯酚、苯胺和游离羧酸)反应效果不佳。如图3c所示,作者还将该策略应用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前体的合成中,并以49-65%的收率获得单一的非对映异构体(4ak-4ap),而先前的方法通常需要10步并且收率较低。值得一提的是,α-芳基环戊烷羧酸4am经酰胺化反应便可得到强效HDAC抑制剂,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低至0.062 μm(图1c)。另外,作者还一步法合成了用于治疗激素依赖性癌症和其它疾病的AKR1C1和AKR1C3抑制剂(4as)及其类似物(4aq-4aw),收率为37-70%。

图3. 跨环γ-C-H键芳基化。图片来源:Nature


接下来,作者研究了不同大小环烷烃羧酸的跨环γ-C-H键芳基化反应(图4)。对反应条件稍加修改后,作者发现配体L2能以65%的分离收率实现α-丙基环己烷甲酸5的跨环γ-C-H键芳基化。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环己烷甲酸的底物范围进行了考察(图4a),结果显示α-甲基(5b)、α-乙基(5c)、α-烷基(5d-5h、5l)、α-芳基(5i-5k)取代的环己烷甲酸、4-丙基四氢吡喃-4-羧酸(5m)甚至天然产物isosteviol(5n)均能以良好的收率实现这一转化,尽管γ՛-二甲基取代的底物(5l)由于轴向甲基和跨环钯环之间的1,3-直立键张力导致收率较低(38%)。另外,作者还通过代表性产物α-烷基(5b)和α-芳基(5k)环己烷羧酸的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了环己烷产物的结构和相对立体化学。类似地,作者还实现了7元和8元环烷烃羧酸的跨环γ-C-H键芳基化反应(图4b),并以中等至良好的收率得到相应产物(6a-6j),其中产物6a的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而环辛烷羧酸的结构则是通过6j中苄基氢与α-甲基之间的NOE交叉峰来决定。

图4. 环烷烃羧酸的跨环C-H键芳基化。图片来源:Nature


由于小环具有较强的刚性,因此环丁烷羧酸的跨环芳基化反应极具挑战性。事实上,当α-乙基环丁烷羧酸在环戊烷羧酸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时,只形成了不期望的β-芳基化产物;而使用配体L3进行反应时却得到了β-和γ-芳基化产物的混合物,并且β-芳基化产物的比例更高。值得一提的是,γ-与β-芳基化产物的比例与芳基碘化物偶联试剂的电性(ρ=0.41 vs σparaR2=0.98)呈线性相关,这表明芳基化步骤可能是选择性决定的,因此另一种芳基化机制可能会提高位点选择性,例如:芳基碘化物可以被通过非导向C(sp2)-H键活化原位产生的芳基钯物种取代,从而导致两个C-H键的净交叉偶联。令人欣慰的是,作者发现L3L4(可能促进芳烃的非导向C-H键官能团化)的组合可以有效促进环丁烷羧酸与苯的芳基化反应,并且以单一的选择性发生在环丁烷的γ-位,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了8a的结构和相对立体化学。如图4c所示,一系列电中性和富电子芳烃(8a-8d)均可与α-乙基环丁烷羧酸进行反应,但是缺电子芳烃偶联试剂的收率却有所降低(8e8f)。此外,环丁烷羧酸上α-取代基也可以耐受多种基团(8h-8j),尽管甲基取代收率降低(8i)。


总结


余金权教授团队利用奎宁环-吡啶酮配体(L1L2)以及磺酰胺-吡啶酮配体(L3)和单齿吡啶酮(L4)的双重C-H键活化,成功地实现了环烷烃羧酸的跨环γ-亚甲基C-H键芳基化反应,以良好的收率和区域选择性实现了饱和碳环骨架分子编辑的第一步。该反应不仅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广、官能团耐受性好,而且能够一步法合成一系列生物活性分子,极大地简化了合成步骤,有助于推动新药的设计和发现。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Transannular C–H functionalization of cycloalkane carboxylic acids

Guowei Kang, Daniel A. Strassfeld, Tao Sheng, Chia-Yu Chen, Jin-Quan Yu

Nature2023, DOI: 10.1038/s41586-023-06000-z


导师介绍

余金权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694 


(本文由吡哆醛供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南科大
上海交大
西湖大学
上海交大
爱尔兰
清华大学
福州大学
兰州化物所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