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四川大学秦勇团队JACS:二萜生物碱vilmoraconitine的首次全合成

四川大学秦勇团队JACS:二萜生物碱vilmoraconitine的首次全合成

作为乌头类中药的主要药效成分,C19-二萜生物碱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强心等生理活性。加之其复杂笼状骨架和高度含氧取代等结构特征,C19-二萜生物碱的全合成受到世界各地研究小组的广泛关注。具有六环核心骨架的乌头碱型(aconitine-type)C19-二萜生物碱是该家族天然产物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图1),已有多个研究小组(Wiesner, Sarpong, Fukuyama, Inoue, Reisman)成功实现了代表性分子talatisamine及同系物的全合成。在乌头碱型二萜碱的基础上,两类具有重排骨架的C19-二萜生物碱从自然界中被分离出来。近期Inoue小组完成了重排I型代表分子puberuline C的全合成。Vilmoraconitine是从药用植物黄草乌中发现的一个新骨架C19-二萜生物碱(图1)。与常见的乌头碱型结构相比,以vilmoraconitine为代表的重排II型C19-二萜碱具有更复杂的七环体系,其中C8, C9和C10位形成一个独特的三元环。此外,其结构中含有11个立体手性中心(包括4个全碳取代的季碳中心)。上述结构特征使得vilmoraconitine在合成上具有挑战性。


图1. 乌头碱型及两类重排型C19-二萜生物碱的结构及全合成


近年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秦勇教授、刘小宇教授及其合作者聚焦于多种类型二萜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Angew. Chem. Int. Ed201655, 15667; Nat. Commun20167, 12183; J. Am. Chem. Soc2019141, 9712; Angew. Chem. Int. Ed202059, 23609; Nat. Prod. Rep201734, 1044; Acc. Chem. Res202154, 22; The Alkaloids: Chemistry and Biology2022, Vol. 87)。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最近该团队在J. Am. Chem. Soc.发表论文,实现了重排II型C19-二萜生物碱vilmoraconitine的首次全合成。如图2所示,合成中的关键步骤包括氧化去芳香化/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10→11a)、Mannich反应(6→5)、分子内Diels-Alder环加成(IMDA)反应(20→22)等。上述关键步骤均具有一步反应同时构建两个环的特点,体现了合成策略的高效性。此外,该研究将脱烯氢化裂解方法(7→6)首次应用于天然产物全合成,其与Mannich反应联合使用,快速建立了生物碱类分子的结构复杂性,为此策略在更多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借鉴。该研究工作为深入考察vilmoraconitine及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奠定了物质基础。

图2. 二萜生物碱vilmoraconitine的全合成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Total Synthesis of Vilmoraconitine

Jiujian Ji, Jiajun Chen, Sixun Qin, Wanye Li, Jun Zhao, Guozhao Li, Hao Song, Xiao-Yu Liu*, and Yong Qin*

J. Am. Chem. Soc., 2023145, 3903–3908, DOI: 10.1021/jacs.3c00318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免疫学SCI期刊
OXFORD特刊征稿进行中
教育领域多学科期刊
化学材料科学SCI期刊
临床期刊 100+
世界读书日助力阅读
老年学Q1区期刊征稿进行中
FEMS Journals历年主题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澳大利亚
上海交大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广州
德国
北大
哈尔滨
瑞典
瑞典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