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点击阅读微信原文
会议背景
“基因组学与作物遗传改良国际学术会议”系列会议是由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发起并主办,首届始于2002年,旨在交流和讨论基因组学的最新进展及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促进国内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经过20年的发展,今年已是第七届,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基因组学与作物遗传改良领域的一大盛事。
会议介绍
“第七届基因组学与作物遗传改良国际学术会议—基因组育种”由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Molecular Breeding杂志和湖北洪山实验室联合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担任大会主席,11月28到30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11月28日学者们召开了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分子育种》杂志(Molecular Breeding)编委会,本次会议邀请了Molecular Breeding杂志编委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30位相关领域学者作报告,万余名师生线上线下参加会议。
会议重点聚焦“功能基因组学”“作物生物技术”“基因工程”“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组育种”等内容,以主题报告、大会报告、墙报等形式展示作物重要性状的分子与基因组解析的最新进展,以及作物改良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基因组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大会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加快创新步伐,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发展国际生物种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开幕式上大会主席张启发院士对莅临线上线下会议的各国学者表示欢迎,介绍会议背景与历史,并介绍期刊Molecular Breeding,希望学界同仁们能够从此次会议受益。副校长青平代表华中农业大学致辞,表示很高兴通过这个平台见到新老朋友,感谢所有受邀与会者对本次会议的支持。他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表示相信此次会议将促进和推动基因组育种领域的大发展,学校期待在这一领域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
开幕式现场
学校领导致辞
节选部分报告
闭幕式上大会秘书长郭亮教授对莅临线上线下会议的各国学者表示感谢,介绍此次会议作为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重组为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立30周年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为参会者呈现并回顾作物基因组学和基因组育种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再次介绍期刊Molecular Breeding,邀请广大学者积极关注与投稿。
闭幕式
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简介
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5月作为全国首批实验室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由原名称“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3月由国家批准建设,分别于1996年、2001年、2006年、2011年(免评)、2016年连续5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历次参评全优),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农业科研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依托高校所建生命科学类唯一获此殊荣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面向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需求,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水稻、油菜、玉米、棉花、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凝练出4个研究方向:1)优异种质基因组结构与演化。2)优异种质性状遗传基础及调控。3)种质改良和育种技术创新。4)优异种质创制及应用。
期刊简介
Molecular Breeding(MOLB)是由Springer Nature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出版的国际期刊,由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担任主编,华中农业大学李一博教授和郭亮教授担任执行主编。作为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经典期刊,MOLB主要刊载包括作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功能基因组学、分子育种、分子育种技术等领域研究成果,发文类型包括研究文章、快讯和综述。
MOLB已被SCIE、Scopus等各大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IF 2021为3.297,CiteScore 2021为5.4,2021年全文下载量高达275,480次,投稿到一轮决定平均10天(2021年)。欢迎广大科研学者关注和积极投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