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基于Au(I)的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实现高效率、高稳定性的纯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基于Au(I)的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实现高效率、高稳定性的纯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MR-TADF)材料通常为硼和氮、氧掺杂多环芳烃的刚性平面结构,具有半峰宽(FWHM)窄、发光效率高等特点,逐渐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重要的发光材料。然而,大部分MR-TADF材料由于存在较大的单重态-三重态能隙(ΔEST),其延迟荧光的效率受制于较低的反向系间窜越(RISC)速率,致使三重态激子及延迟荧光寿命变长,进而导致OLED器件效率滚降大、使用寿命短。已有报道表明扩展共轭骨架可显著减小ΔEST,降低延迟荧光寿命,但需面对合成复杂、发光颜色调制困难等挑战。此外,有报道表明,通过引入硫、硒等非金属重原子替代氮、氧原子,可增大自旋-轨道耦合(SOC)强度,加快ISC/RISC过程,然而已报道的分子仍具有较长的延迟荧光寿命(14-30微秒),不利于器件的稳定性。


近日,香港大学支志明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团队基于前期对Au(I)配合物的研究积累,首次提出了Au(I) MR-TADF配合物。Au(I)的d10电子构型使其配合物免于配体场激发态的发光淬灭,同时其极大的SOC常数(5100 cm-1)可实现配合物的高效TADF。基于已报道的母体分子BN(DtBuCzB),通过引入光学透明(>350 nm)且有明显位阻效应的氮杂卡宾(NHC)配体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高空气热稳定性的Au(I) MR-TADF配合物;此外,还设计得到了蓝光MR-TADF材料BNO及其Au(I)配合物(BzIPr)AuBNO用于拓展研究。

图1. 已报道的部分MR-TADF材料及本文中的Au(I) MR-TADF配合物


研究结果显示,Au(I) MR-TADF配合物保持了其母体材料优异的发光性质,包括窄半峰宽(FWHM < 37 nm),高发光效率(PLQY = 0.78 – 0.93),更重要的是显著降低了延迟荧光寿命(BN:114微秒;AuBN:5.5 – 7.9微秒),使得TADF速率达到1.7×105 s-1。光物理实验测得这类配合物的ΔEST略小于其母体分子,同时超快光谱测试及理论计算表明,重原子金的引入极大增加了SOC强度,最终获得了高达3.1×109 s-1的ISC速率和5.0×106 s-1的RISC速率,较母体分子的ISC和RISC速率增加了两个数量级。

图2. (a) BN和(BzIPr)AuBN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发射光谱;(b) BNO和(BzIPr)AuBNO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发射光谱。内部照片分别展示了(BzIPr)AuBN和(BzIPr)AuBNO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光致发光。


图3. (BzIPr)AuBN在乙腈溶液中的(a)早期和(b)晚期飞秒瞬态吸收光谱的时间演化及其(c)飞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BN在乙腈溶液中的(c)早期和(d)晚期飞秒瞬态吸收光谱的时间演化。(f) (BzIPr)AuBN在乙腈溶液中的瞬时荧光强度衰减时间曲线。图中箭头表示光谱演化的方向。


基于Au(I) MR-TADF材料的OLED器件表现出优异的电致发光性能,所有 (NHC)AuBN器件均展现半峰宽窄(FWHM = 34 - 41 nm)的超纯绿光发射,其CIE坐标为(0.20, 0.70),非常接近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TSC)的标准绿光CIE坐标(0.21, 0.71)。器件最大亮度达到253000 cd m-2,最大外量子效率(EQE)为30.3%;绝大部分器件具有极低的效率滚降,在1000 cd m-2亮度时效率滚降可低至0.8%,同时部分器件可在10000 cd m-2的高亮度下保持>20%的EQE;1000 cd m-2初始亮度下的器件使用寿命(LT60)长达1210小时,表现出较高的器件稳定性。

图4. 基于BN及一系列AuBN的OLED器件的(a)归一化电致发光光谱,(b)外量子效率-发光亮度曲线,(c)外量子效率-电流密度曲线。


综上,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易于实现的MR-TADF材料金属配位策略,能有效增强单线态和三线态间的SOC,大大提升RISC的速率,并构建了高效稳定的绿光MR-TADF OLED器件。此金属配位策略有望作为一种适用于普遍TADF材料的增加三重态激子收获的通用手段,帮助推进TADF器件的实用化。


文章第一作者为香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蔡思源,合作老师为南方科技大学许宗祥教授,通讯作者为香港大学化学系支志明教授、程刚博士和林子龙博士。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Gold(I) Multi-Resonanc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t Emitters for Highly Efficient Ultrapure-Gre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Siyuan Cai, Glenna So Ming Tong, Lili Du, Gary Kwok-Ming So, Faan-Fung Hung, Tsz-Lung Lam,* Gang Cheng,* Hui Xiao, Xiaoyong Chang, Zong-Xiang Xu, and Chi-Ming Che*

Angew. Chem. Int. Ed.2022, DOI: 10.1002/anie.202213392


导师介绍

支志明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69057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浙大
日本
北大
岭南大学
深圳湾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新加坡
北京大学
南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