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治疗(PDT)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之后的一种无创肿瘤治疗手段,已经成为世界肿瘤防治科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通过控制光源的照射位置,使细胞毒性反应仅发生在肿瘤组织,从而实现肿瘤的精准杀伤,具有选择性好、毒性低、适用性广、可重复治疗、可协同手术治疗等优势。目前,PDT已广泛应用于皮肤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等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的治疗。光敏剂(Photosensitizers, PSs)是PDT中的关键要素之一,而传统的PSs如卟啉类化合物具有平面共轭结构,在生物体内发生聚集后光敏效果会降低。聚集诱导发光(AIE)型PSs可以有效避免该效应的发生,甚至在聚集态下可以提高光敏效果。因此,开发新型AIE性质的PSs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已经商业化以及在研的大多数PSs是通过能量转移产生单线态氧(1O2)的II型PSs,该过程对氧气浓度的依赖程度高;在乏氧肿瘤环境下,通过电荷转移过程生成自由基类活性氧(ROS)的I型PSs对氧气浓度依赖性小,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I型PSs产生的ROS在抑瘤的同时亦可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形成PDT与免疫治疗协同的多模式联合治疗。因此,设计开发AIE性质的I型PSs,是开发基于PDT的多模式协同治疗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北京理工大学董宇平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团队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开发多芳基吡咯(MAPs)为核心结构的AIE荧光染料,并将所得材料用于疾病相关的检测与诊疗中(Biomaterials 2022, 283, 121409; Nat. Commun. 2021, 12, 4883; Sci. China Chem. 2021, 64: 1530; Chem. Eur. J. 2020, 26, 14947; Mater. Chem. Front. 2019, 3, 57; etc.)。
近日,该团队又以MAPs为核心结构,在吡咯的1-位上引入吸光性能优异的芘基团,2,5-位上引入给电子(D)性能优越的N,N-二甲基苯胺基团,3-位上通过烯键引入吸电子(A)性能强的多氰基呋喃烯(FE)基团,从而获得摩尔吸光系数高的D-π-A型PSs。此外,通过在受体基团FE上引入十二烷基,形成了激发态下对电子受体的保护,成功得到了具有AIE性质的纯I型PSs,如图1A所示。MAP18-C12(λabs = 605 nm, λem = 810 nm)发射波长达到近红外II区。相比于甲基,十二烷基的引入成功保护了激发态下电子受体基团,增加了三线态的稳定性,即延长了三线态寿命长;同时减小了单线态和三线态之间的能级差(ΔEST),有利于系间窜越到达三线态,为电荷转移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图1B所示过程。因此,将MAP18-C12与DSPE-PEG2000(FDA批准的双亲聚合物)共组装得到的纳米粒子MAP18-C12 NPs表现出纯I型ROS的生成,并可将M2型巨噬细胞转化为M1型巨噬细胞,体现出了PDT和免疫治疗协同的多模式联合治疗效果,如图1C示意图所示。
图1. 受体保护I型PSs的结构以及PDT与免疫协同治疗示意图
相比于甲基取代的FE(MAP17-C1),十二烷基保护FE的MAP18-C12 NPs的ROS生成能力显著提升,如图2A所示;同时,通过9,10-蒽二基-双(亚甲基)二丙二酸(ABDA)证明了该类PSs无1O2生成,如图2B所示;电子自旋共振谱(ESR)表明有自由基生成,如图2C所示;时间分辨瞬态吸收谱测得三线态物种的寿命长达870 μs,这有利于光敏剂通过电子转移路径进行光化学反应,从而产生I型ROS,如图2D所示,而MAP17-C1 NPs的三线态长寿命未检测到。
图2. MAP18-C12 NPs的相关性质:(A)ROS生成能力对比;(B)1O2生成能力对比;(C)电子自旋共振谱;(D)时间分辨瞬态吸收谱
最后,该工作通过荷瘤小鼠模型实验,再次验证了光动力和免疫治疗的协同效果,如图3所示。MAP18-C12 NPs和光同时作用的实验组,小鼠的肿瘤得到了有效抑制,寿命得到延长。对四组小鼠的肿瘤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肿瘤处的M1细胞的占比是空白组的3.7倍,证实了活体中的免疫治疗的存在,为设计合成I型PSs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指导。
图3. MAP18-C12 NPs的光动力和免疫治疗协同治疗效果
该工作发表在Nanoscale 上并被选作热点文章,第一作者是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屈佳敏,通讯作者为西华大学张亚会讲师和北京理工大学石建兵副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资助。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An acceptor-shielding strategy of photosensitizers for enhancing the generation efficiency of type I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the related photodynamic immunotherapy
Jiamin Qu, Yahui Zhang, Zhengxu Cai, Bin Tong, Haiyan Xie, Yuping Dong and Jianbing Shi
Nanoscale, 2022, 14, 14064–14072, DOI: 10.1039/D2NR02273G
导师介绍
董宇平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50083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