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Angew:长循环稳定性的非碱性锌空气二次电池

Angew:长循环稳定性的非碱性锌空气二次电池

锌空气二次电池(以下简称锌空电池)因其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1353 Wh/kg)、高安全性且原材料资源丰富等特点而备受关注。目前锌空电池主要使用高浓碱性电解液,还存在金属锌负极枝晶生长和表面钝化、碱性电解液易与空气中CO2发生副反应、空气正极ORR/OER动力学差等问题,造成电池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可逆性差,严重阻碍其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孙威教授与德国明斯特大学MEET电池研究所Martin Winter教授合作,通过采用弱酸性的醋酸锌(Zn(CH3CO2)2)水溶液作为锌空电池电解液,探索了其基于碱式醋酸锌水合物(Zn5(OH)8(CH3CO2)2·2H2O, ZHA)可逆生成与分解的新型反应机制,所构建的非碱性锌空电池可以在空气中稳定充放电运行近600小时。

图1. 传统碱性锌空电池与采用Zn(OAC)2电解液的非碱性锌空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a示意了碱性电解液主要面临的两方面问题:(1)金属锌负极在碱性电解液中存在枝晶生长、表面钝化等;(2)碱性电解液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在正极表面生成不可溶的碳酸盐,阻塞空气电极的反应通道。图1b示意了采用Zn(OAC)2电解液的非碱性锌空电池,在负极侧具有更好的锌溶解/沉积可逆性,电解液并不与CO2反应,从反应原理上可以较好的缓解上述问题。

图2. 采用Zn(OAC)2电解液的非碱性锌空电池电化学反应分析


通过Zn-Zn对称电池的对比实验(图2a)表明,锌金属在Zn(OAC)2电解液比6m KOH碱性电解液表现出更好的锌溶解/沉积可逆性。通过锌空电池三电极(图2b)和两电极CV(图2c)分析可知,锌金属负极侧为典型的锌溶解/沉积反应,空气正极侧ORR和OER反应起始电位分别为约1.0 V和1.5 V (vs. Zn|Zn2+)。非碱性锌空电池在氧气和空气氛围中的充放电曲线(图2d)亦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图3. 采用Zn(OAC)2电解液的非碱性锌空电池机理解析。


通过结合XRD、SEM、EDS等材料表征方法(图3a-g),确定了放电产物为碱式醋酸锌水合物(Zn5(OH)8(CH3CO2)2·2H2O, ZHA)。其主要反应过程为:

文6-3---.png


即空气正极发生H2O和O2参与的ORR反应,生成的OH- 与电解液中的Zn(OAC)2反应形成ZHA。并通过监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EIS变化(图3h、i),辅助证明了ZHA在放电生成和充电逐步溶解的可逆过程。

图4. 基于Zn(OAC)2电解液的非碱性锌空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作者在空气环境中进行了充放电循环测试,该非碱性锌空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下、不同循环周期均可以较为稳定的充放电运行。进一步对正极碳材料进行亲水性表面处理,可以加速水分子参与ORR反应,提高了首次循环的能量效率。


综上,该工作首次报道了醋酸锌(Zn(CH3CO2)2)电解液在非碱性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探索了其基于碱式醋酸锌水合物(Zn5(OH)8(CH3CO2)2·2H2O, ZHA)可逆生成与分解的新型反应机制。与传统的碱性锌空气电池相比,该非碱性锌空气电池具有两方面明显优势:充放电反应可逆性高,具有长循环寿命;电池可以在在空气中稳定的运行,简化了电池结构并降低电池组件的耐腐蚀性要求。


该工作近日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是孙威教授与合作者继2021年在Science发文后(Science2021371, 46-51),在锌空电池研究领域的又一进展。主要从锌空电池的电解液设计的角度出发,探索新型的电池反应机理,为研发高可逆的二次金属空气电池提供了新的理解和研究思路。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A Non-Alkaline Electrolyte for Electrically Rechargeable Zinc-Air Batteries with Long-term Operation Stability in Ambient Air

Wei Sun, Verena Küpers, Fei Wang, Peter Bieker, Martin Winter

Angew. Chem. Int. Ed., 202261, e202207353, DOI: 10.1002/anie.202207353


孙威教授团队介绍


孙威教授团队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主要在电化学储能材料领域开展研究工作,致力于解决新型二次电池在“机理解析、性能优化、器件构筑”环节的关键问题,重点研究方向包括锌金属电池材料及器件、水系电解液及相关电极界面、金属燃料电池体系。应课题组发展需要,拟招聘特聘研究员1名、博士后1-2名、科研助理2名,欢迎具有材料、物理、化学和化工等相关学科教育背景和研究经历的青年才俊加盟。联系方式:Email: weisun@uestc.edu.cn


课题组详情请见:

https://www.x-mol.com/groups/sun_wei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老年学Q1区期刊征稿进行中
FEMS Journals历年主题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大连
德国
多伦多
西安科技
多伦多
新加坡
浙江大学
中科院
新加坡
澳门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