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不走寻常路”,PNAS报道三维索烃合成的动力学控制

“不走寻常路”,PNAS报道三维索烃合成的动力学控制

自182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Friedrich Wöhler)首次人工合成尿素的近200年以来,有机化学家们开发了大量的合成方法学用以构筑结构复杂的新分子,这些分子的构建一般仅涉及共价键的生成和断裂。与仅由共价键组成的经典分子不同,机械互锁分子(Mechanically Interlocked Molecules, MIMs)是一类近几十年里新兴的分子,其结构特征是两个及以上分子部件通过机械键(Mechanical Bond)连接。由于MIMs的分子部件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运动,因而这类分子被广泛地用于设计和制造人工分子机器,并在材料学、分子电子学等多个学科显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


在各类MIMs中,索烃(Catenane)吸引了众多超分子化学家的研究兴趣。虽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人工合成索烃的报道,但受限于当时合成策略的低效率,索烃的相关研究一直进展缓慢。直到1983年,法国科学家Jean-Pierre Sauvage教授创造性地使用过渡金属离子作为模板,第一次实现了索烃的高效制备,随后J. Fraser Stoddart教授(亦是本文通讯作者之一)发展了以供体-受体作用为模板合成索烃的新策略,极大拓展了MIMs的多样性和功能性。Sauvage和Stoddart教授的突破性工作使索烃等MIMs的研究得到复兴,并推动了人工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等开创性研究,两位教授也因此与Bernard L. Feringa一起获得了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常见的索烃分子通常由多个在拓扑上为二维的大环构成,能够方便地大量制备。然而,当索烃的分子部件变为在拓扑上是三维的分子笼时,其合成则变得较为困难。这是因为三维索烃形成过程中,随着反应位点增多,很容易发生连接点间的错配。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人们探索出了利用过渡金属-配体间的配位化学和动态共价化学(Dynamic Covalent Chemistry, DCC)的两类合成三维索烃的方法,这两类方法所依赖的可逆成键反应赋予了反应过程强大的“自我检查”和“自我纠错”能力,从而得到热力学上最稳定的产物(图1,蓝线所示反应路径)。虽然理论上,通过动力学控制可以得到非热力学最稳定的三维索烃(图1,红线所示反应路径),但相关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图1. 热力学(蓝色)和动力学(红色)控制下合成三维索烃的反应路径及能量分布图。图片来源:Stoddart课题组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J. Fraser Stoddart课题组与浙江大学郭庆辉课题组、李昊课题组以及美国西北大学Michael R. Wasielewski课题组合作,使用不可逆的成键反应,首次在动力学控制下实现了非热力学最稳定三维索烃的合成,为该类分子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首先设计合成了两个含三芳基均三嗪的底物,即TPPTTBPT(图2),由于三芳基均三嗪可以采取近乎平面的构象,有利于通过形成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而实现三维索烃的构建。通过大量的条件筛选,作者发现使用TBAI作为催化剂,在极性溶剂乙腈中可以分别以23%和13%的收率得到两个三维索烃26+36+。除此之外,还以41%的分离收率得到分子笼13+。然而,在所有筛选的条件下,均未得到正电荷相距最远的三维索烃46+26+36+46+三种索烃为同分异构体,结构差别在于六个正电荷分布的相对位置)。

图2. 三维索烃26+36+的合成。图片来源:Proc. Natl. Acad. Sci. USA


接下来,作者使用多种技术手段对三维索烃26+36+的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晶体结构(图3)表明,26+36+为一对异构体,均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笼构成。其中三维索烃26+的正电荷相距很近,全部指向分子内侧;而三维索烃36+的正电荷相距稍远,其中一部分正电荷指向分子内侧,另一部分则指向分子外侧。由于相邻更近的正电荷间存在更强的库仑斥力,26+的内平面间距(3.5 Å)略大于36+的内平面间距(3.4 Å)。

图3. 三维索烃26+36+的单晶结构。图片来源:Proc. Natl. Acad. Sci. USA


然而,随后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三维索烃26+36+均不是热力学最稳定的产物,未分离得到的三维索烃46+具有最低的相对能量,这与热力学控制下三维索烃合成中的产物分布截然不同。为了阐明这一反常现象背后蕴含的机理,作者假定:反应首先生成单个的分子笼13+,由于13+具有高度为7.0 Å的空腔,因而在高温下以[π•••π]相互作用作为驱动力允许底物TBPT进入其空腔,形成反应中间体[Suit[3]ane•TBPT]3+,随后TPPT从中间体的底部或者顶部接近,最终生成26+36+(图4,实线所示反应路径)。另一方面,由于TPPT的尺寸比TBPT更大,位阻效应使得TPPT无法进入13+的空腔,导致中间体[Suit[3]ane•TPPT]3+难以生成,因而无法得到三维索烃46+(图4,虚线所示反应路径)。

图4. 假定的反应机理。图片来源:Proc. Natl. Acad. Sci. USA


为了证明假定的反应机理,作者首先尝试对反应中间体[Suit[3]ane•TBPT]3+进行分离(图5A)。分子笼13+和底物TBPT混合后高温搅拌,粗产物经反相柱层析分离,高分辨质谱(HRMS)分析确认了中间体[Suit[3]ane•TBPT]3+的存在。然而,由于该中间体在室温下即可快速水解,因而其化学结构无法通过核磁共振(NMR)波谱学等技术手段进一步确认。随后,作者对活性中间体进行了捕获实验(图5B)。高活性且易水解的[Suit[3]ane•TBPT]3+与吡啶反应后,转变为一个稳定的衍生物[Suit[3]ane•TPyPT]6+,其化学结构可以通过NMR以及HRMS得到确认。这些实验结果均有力地支持了假定的反应机理。

图5. 中间体的分离及捕获。图片来源:Proc. Natl. Acad. Sci. USA


总的来说,这项工作通过精巧的底物设计,利用中间体生成过程中基于尺寸差异的超分子识别作用,专一地形成一种套烷(Suitane)中间体,进而实现了基于不可逆成键反应合成三维索烃的动力学控制,突破了以往利用动态成键策略制备三维索烃的思维限制。相关工作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上。浙江大学郭庆辉研究员和美国西北大学J. Fraser Stoddart教授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后吴勇博士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美国西北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和国家基金委的资助与支持。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Syntheses of three-dimensional catenanes under kinetic control

Yong Wu, Qing-Hui Guo*, Yunyan Qiu, Jacob A. Weber, Laura Bancroft, Yang Jiao, Hongliang Chen, Bo Song, Wenqi Liu, Yuanning Feng, Xingang Zhao, Xuesong Li, Long Zhang, Xiao-Yang Chen, Hao Li, Michael R. Wasielewski, J. Fraser Stoddart*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22119, e2118573119, DOI: 10.1073/pnas.2118573119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浙大
日本
北大
岭南大学
深圳湾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新加坡
北京大学
南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