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受体(σRs)根据不同的药理学特征分为两个亚型,Sigma-1受体(σ1R)和Sigma-2受体(σ2R)。1976年,科学界首次发现σ1R活性,并于20年后在豚鼠肝脏中将其克隆。人源σ1R(hσ1R)由223个氨基酸组成,是一个分子量约25 kDa的跨膜蛋白,主要位于线粒体关联内质网膜,在人体大部分器官和组织都有分布。σ1R的“受体”标签虽然存在,但由于它本身没有已知的内在信号或酶活性,普遍认为σ1R不符合传统的受体定义,而是一种新型的、药理反应灵敏的、寡聚的多功能调节器,在生命系统中发挥重要功能。σ1R具有促进细胞存活、调节Ca2+信号、参与神经信号传递等生理功能;σ1R功能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脊髓侧索硬化症、神经痛、抑郁、成瘾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癌症和视网膜疾病等相关。
作为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σ1R被广泛研究,但直到2016年,首个σ1R(hσ1R)的结构才被解析。该结构表明σ1R采用同源三聚体构型(图1),每个单体包含氨基末端的单个跨膜螺旋(α1),其后是一个内含配体结合位点的β-桶倒置于膜上,其羧基末端有一个与膜相邻的V形双螺旋束(α4/α5),像一个“盖子”覆盖了β-桶的开口端。关于配体进入σ1R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假说(图1):第一个假说(PATH1)认为配体通过β-桶体进入σ1R,这会引起β-桶结构的解开和重形成;第二个假说(PATH2)认为配体通过α4和α5螺旋之间的开口进入σ1R结合位点。然而,配体究竟通过哪一条途径进入σ1R尚不明确。
图1. σ1R的同源三聚体结构(左)和配体进入σ1R的两种可能途径(右)。图片来源:Nat. Commun.
四川大学孙子宜研究员(点击查看介绍)和周小明研究员(点击查看介绍)团队的研究工作揭示了配体进入σ1R的途径为PATH2。该团队使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首次解析了非洲爪蟾σ1R(xlσ1R)分别结合内源性配体(推测)和外源性配体(激动剂PRE-084、拮抗剂S1RA)的开放式/封闭式的高精度三维构象。xlσ1R的封闭式结构与人源σ1R结构类似,也是同源三聚体(图2),但其晶体堆积方式以及配体浸泡xlσ1R晶体得到的受体-配体复合物结构显示,用于浸泡的配体无法通过PATH1进入xlσ1R。另一方面,xlσ1R的开放式结构显示α4和α5螺旋之间形成开口(图2),主要是α4螺旋发生偏转和位移,且α5上的Tyr203侧链向内旋转,形成足够空间允许配体通过,与PATH2假说相符合。
图2. xlσ1R的开放式结构。图片来源:Nat. Commun.
最后,研究人员通过突变α4/α5螺旋残基(L179C/Y203C)及二硫键交联或化学修饰,影响xlσ1R入口的形成或造成其入口障碍,结果显示配体结合相应受阻(图3),与结构数据一致,为配体通过PATH2进入σ1R提供了支持。
图3. xlσ1R入口突变及配体结合实验。图片来源:Nat. Commun.
这一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罕见病中心/中西医结合科的孙子宜研究员与周小明研究员,第一作者是孟富慧博士和博士研究生肖杨,硕士研究生姬玉佳参与了课题研究。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An open-like conformation of the sigma-1 receptor reveals its ligand entry pathway
Fuhui Meng, Yang Xiao, Yujia Ji, Ziyi Sun & Xiaoming Zhou
Nat. Commun., 2022, 13, 1267, DOI: 10.1038/s41467-022-28946-w
孙子宜研究员简介
个人履历
2016/11 - 至今 四川大学 Sichuan University 研究员
2015/09 - 2016/1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副研究员
2010/09 - 2015/08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博士后
2010/01 - 2010/08 美国范德堡大学 Vanderbilt University 博士后
2004/08 - 2009/12 美国范德堡大学 Vanderbilt University 博士
2001/09 - 2004/06 南京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硕士
1996/09 - 2001/06 南京中医药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of TCM 学士
孙子宜博士现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罕见病中心/中西医结合科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致力于重大疾病中相关膜蛋白的结构功能研究,在Nat Commun、J Neurosci、JBC、Transl Psychiatry、Acta Cryst D等国际知名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应邀参与英文著作编著1篇。入选四川省级人才计划。
个人主页
https://www.x-mol.com/groups/mapsaid/people/34031
周小明研究员简介
个人履历
2016/03 - 至今 四川大学 Sichuan University 研究员
2015/01 - 2016/02 美国精神健康研究基金会 RFMH 研究员
2013/07 - 2014/12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副研究员
2010/07 - 2013/06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博士后
2004/08 - 2010/05 美国范德堡大学 Vanderbilt University 博士
2002/07 - 2004/07 南京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研究助理
1998/09 - 2002/06 南京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学士
研究领域与兴趣
1. 疾病相关跨膜蛋白的结构功能研究。
2. 膜蛋白互作的结构功能网络研究。
3. 靶向膜蛋白及其互作的药物研究。
4. 膜蛋白研究的方法学研究。
周小明博士现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罕见病中心/中西医结合科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重点研究方向是重大疾病中(包括神经精神类疾病、代谢类疾病、病毒等)相关膜蛋白的结构功能研究,在Nature、Nat Commun、PNAS、JBC、Acta Cryst D等国际知名期刊上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应邀参与英文著作编著2篇。入选国家级和四川省级人才计划。
课题组网页
https://www.x-mol.com/groups/mapsaid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