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硫键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由于硫原子的独特性质,因此引入硫原子已经成为开发药物分子和功能材料的重要策略之一。四芳基烯烃化合物表现出聚集诱导发光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 特性,具有该特性的分子已经广泛的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生物成像、化学传感和辅助医学治疗领域,因此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四取代烯烃上引入硫原子是开发这类材料的有效途径。但是受实验条件和底物范围的限制,立体选择性的含硫多取代烯烃的获得仍然是较困难的。刘路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卡宾转移反应的研究(图1),已经实现卡宾参与的苯酚、萘酚、甲苯的高位点选择性碳氢键活化反应 (Chem. Soc. Rev., 2016, 45, 506; J. Am. Chem. Soc., 2014, 136, 6904;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14807;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2749; Chem. Sci., 2016, 7, 1988; Chem. Sci., 2019, 10, 6553; Chem. Commun, 2017, 53, 10164) 和串联的环化及去芳构化反应 (Chem. Commun., 2016, 52, 2257; Chem. Commun., 2016, 52, 9351; Chem. Commun., 2020, 56, 8202)。
图1. 重氮参与的C(sp2)-H活化反应
近日,在此基础上华东师范大学刘路(点击查看介绍)团队设计了一种使用重氮酮类化合物与酰基硫酯发生1,4-酰基迁移反应快速构建含硫四取代烯烃(TVS)的方法,该反应过程不同于已知的三种硫叶立德的迁移,并且具有条件温和、反应速率快、收率高、应用范围广、原子经济性、高立体选择性以及低催化剂用量的特点。获得的TVS是一类新型的AIE分子(图2)。
图2. TVSs的设计与合成
如图3所示,在最优反应条件下,作者进行了底物范围的考察。对于烯烃的四个部分进行更换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说明该反应具有优异的底物应用范围。包括含有竞争性基团苄基 (3ma)、烯丙基 (3xg) 或炔丙基 (3yg) 结构的硫代乙酸酯也能顺利获得1,4-酰基迁移反应产物。当使用重氮酯类化合物时仍然可以获得四取代烯烃 (3ap-3aw)。值得一提的是进行了初步的药物相关研究,包括卡多曲在内的六种生物活性结构均兼容此反应 (4-9)。环状硫代酸酯的扩环反应也能成功获得含硫中到大环(C7-C10)化合物10(图4)。
图3. 1,4-酰基迁移反应底物适用性考察
图4. 扩环反应获得含硫中/大环化合物
随后作者进行了规模扩大反应,可将催化剂用量降低至0.02%,TON高达3650,并且产物可以通过简单的重结晶进行提纯,说明此反应有进一步扩大规模生产的潜力(图5)。交叉实验和DFT计算(图6)证明该反应经历分子内过程,五元环过渡态TS-3是实现立体选择性控制的原因。
图5. 克级规模反应和交叉实验
图6. DFT计算
最后作者对制备的TVSs进行了一系列光物理活性测试,证明该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AIE分子,值得注意的是测试结果表明含不同取代基的TVS具有不同的光物理性质, 如图7所示。该小组还将对TVSs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有关光学性能及材料应用的研究还在进行当中。
图7. 光学活性测试
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华东师范大学2018级博士生刘迅绅为论文第一作者,硕士生唐智琼和本科生李名家也参与此课题的研究,徐林教授在光学性质测试部分给予了帮助,复旦大学李志铭教授完成了DFT计算方面的工作,李志铭教授和刘路教授和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科学委、上海市科委项目的资助。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Modular and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etrasubstituted vinyl sulfides leading to a library of AIEgens
Xun-Shen Liu, Zhiqiong Tang, Zhiming Li, Mingjia Li, Lin Xu & Lu Liu
Nat. Commun., 2021, 12, 7298, DOI: 10.1038/s41467-021-27167-x
导师简介
刘路,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院教学指导分委会副主任、有机化学学科主任。2001年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01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张俊良教授。同年进入美国Miami大学Hong Wang小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7月回到华东师范大学任教,2014年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资助,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以及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资助。研究领域包括重氮参与的卡宾转移反应、不对称催化、新型手性膦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以及有机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等。研究成果在Chem. Soc. Rev.,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ACS Catal.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文章50多篇。主编教材《现代有机化学实验》,在中国大学MOOC上开设在线课程《有机化学实验I》和《有机化学实验II》两门,选课人数超过3万。获得荣誉包括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4),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年度贡献奖(2018),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9),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Comm Emerging Investigators(2020),晋升为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2021)。
个人主页:
https://faculty.ecnu.edu.cn/_s34/ll2/main.psp
https://www.x-mol.com/groups/liulu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