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蝴蝶分子:全合成的“破茧成蝶”

蝴蝶分子:全合成的“破茧成蝶”

大自然经过亿万年的更替演变,一直在推进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从无为到致用的各种神奇诞生,天然产物就是其中之一。如同蝴蝶般展翅飞翔的洋腊梅碱(1),就是大自然创造出的精美结构:4个连续手性中心、2个相邻季碳中心C-3a(sp3)‒C-3a'(sp3),高度的张力与紧凑的结构,令她美丽而又充满合成挑战(图1)。

图1. 蝴蝶结构:洋腊梅碱


1888年,洋腊梅碱(1)首次由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Eccles博士从C.glaucus Willd.(粉绿蜡梅,又名美国蜡梅)的种子中分离获得,拉开了色胺二聚类生物碱研究的序幕;1954年,牛津大学化学家Robinson和他的学生Teuber推测其可能存在五种分子异构形式1-5;1960年,哈佛大学化学家Woodward通过降解产物推导确定了真实存在的形式为结构1;同年,英国伯明翰大学Hamor教授又通过其二氢溴代二水合物的单晶衍射加以确证。这五种分子都含有4个N原子、6个交错环、2个相邻全碳季碳手性中心,独特的分子结构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受到合成化学家们广泛的关注。其中1、2、3、5四个结构已经被分离鉴定,骨架4直到去年才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Garg教授通过全合成及提取分离证实了明确的存在。合成方面的报道,山腊梅碱骨架3的研究最为集中,分子结构中的相邻季碳被争相作为突破季碳构筑方法的“磨刀石”。受到仿生途径从色胺和色氨酸衍生物氧化二聚的启发,绝大多数研究小组都以色胺、色氨酸或氧化吲哚作为起始原料开展合成。尽管这些结构吸引了大批合成化学家不断建立新策略去突破,异洋腊梅碱(2)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图2)。

图2. 4N型二聚类生物碱


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基于生物碱多样性合成的理念 (Angew. Chem. Int. Ed.201554, 14960; J. Am. Chem. Soc., 2016138, 5218; Angew. Chem. Int. Ed., 201857, 9028; J. Am. Chem. Soc., 2021143, 1334),基于“烯胺化学的氨基酸手性诱导建立天然产物”的理念(Chem. Commun.201450, 9690; Org. Lett., 201719, 3167; Org. Lett., 201820, 292),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苯胺与烯胺共轭的2N底物7,原因有三:1)色氨酸底物以烯胺结构启动反应时,首先要突破芳构化能量,导致反应条件剧烈,官能团兼容性差;2)色氨酸底物手性源处于柔性侧链的远端,手性控制诱导性低、可控性差;3)原料7便于合成,芳胺与烯胺一步Suzuki偶联即可获得(图3)。基于对色胺化学和烯胺化学的对比思考,二聚环色胺类生物碱(1-5)和communesin(6)家族(图1中由紫色和绿色分割表示)可以被看作是两个烯胺7的二聚(1-3)、两个色胺的二聚(4)以及烯胺7与色胺的交叉二聚(5-6)。不同于前人选用色胺、色氨酸和氧化吲哚作为起始原料,该课题组从自主设计合成的易得原料7出发,挑战一步二聚构筑相邻全碳季碳手性骨架的策略,可以突破4N型二聚类生物碱多样性集成式全合成。

图3. 姜雪峰课题组的合成策略


表观上看,异洋腊梅碱(2)可以由底物7经氧化偶联一步二聚形成连续的三根新化学键(C8a–N8'、C3a–C3a' 和C8a'–N8)所得。逆合成分析可见,二聚体8是关键中间体,可经手性酯基脱除和保护基转化获得异洋腊梅碱(2),其中的相邻季碳C3a–C3a' 键可以认为是由“双边锁定”的十元环中间体Int-2中的两个叔碳自由基偶联构筑。底物7中富电子的苯胺可被铁催化单电子氧化,通过手性酯基诱导从位阻较小的一侧发生两次分子间自由基加成(TS-1),从而构建两根C-N键(C8a–N8' 和 C8a'–N8)形成中心自由基偶联所必须的“双锁扣”骨架(图4)。

图4. 异洋腊梅碱(2)的逆合成分析


作者对铁催化剂和氧化剂进行了系统的探究。结果发现,空气条件下,三氟甲烷磺酸铁Fe(OTf)3作催化剂,过氧化双月桂酰(LPO)作氧化剂,氯仿作为溶剂(= 0.01),可以48%的收率得到目标二聚产物8j。随后,作者通过简单更换芳基硼试剂和烯胺前体高效建立了16个异洋腊梅碱(2)的分子骨架库,其中二聚体的绝对构型由8i的晶体确定。

图5. 自主研发的光反应器Photosyn‒10高效实现双脱羧氢化筛选


进一步,二聚体8j被用来完成异洋腊梅碱(2)的全合成:经强碱氢氧化铯双水解,但而后的许多直接或间接的脱羧方法尝试均未成功,包括Barton、Baran、MacMillan、Movassaghi、Okada和Overman的方法。最后发现只有Okada-Overman脱羧条件才能勉强分离到少量脱羧产物,即将水解粗品经N, 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缩合原位制备活性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酯,在电子牺牲剂i-Pr2NEt和光敏剂Ru(bpy)3Cl2·6H2O (II) 催化蓝光照射下还原脱羧,所得双碳自由基被叔丁基硫醇(t-BuSH)淬灭,最终以小于10%的收率分离得到脱羧产物12。猜测叔丁基硫自由基对反应体系的干扰,将之替换为位阻更大的叔十二硫醇(tert-dodecylthiol)后,反应效率显著提升为47%。更有趣的是,反应体系如果不加水,收率会降到22%;而若将光敏剂换为[Ir(ppy)2(dtbpy)]PF6,反应效率会提升到54%。从金属还原电势角度分析可解释这一明显差别,在水与NHPI酯形成氢键的帮助下,较温和的Ir(III)比Ru(II)/i-Pr2NEt原位生成的Ru(I)更适合还原氢键复合物10 (E1/2Red V vs. SCE: IrIV/Ir*III= -0.96, RuII/RuI= -1.33, NHPI ester = -1.28 to -1.39)(图5)。

图6. 异洋腊梅碱(2)的合成探索


从脱羧产物12到异洋腊梅碱(2)的各种尝试(包括直接还原Boc为Me和脱Boc后上Me)均不能实现。之后,较易被还原的CO2Me被考虑来替代大位阻较难被还原的Boc,系列实验探索发现4N裸露的化合物13并不能稳定分离,只有当吡啶作为溶剂时,能以两步74%的收率获得还原前体14,其绝对构型也被晶体结构进一步确定(图6)。

图7. 蝴蝶分子—洋腊梅碱(1)的全合成


从甲酯到甲基的还原过程,还原剂成了核心角色。出人意料的是,各种还原试剂如四氢铝锂(LiAlH4)、二异丁基氢化铝锂(DIBAL-H)和还原性铝(Red-Al),只有Red-Al才能得到一个主要产物,鉴定后发现是洋腊梅碱(1),并没有检测到异洋腊梅碱(2),绝对构型也由晶体进一步确认。原因是:在还原条件下,异洋腊梅碱(2)在其自身骨架张力驱动下发生了开环,所得亚胺再次被胺捕获,骨架重排关环得到张力释放后的具有蝴蝶骨架的洋腊梅碱(1)(图7)。


小结


姜雪峰课题组运用方便易得的烯胺作为起始原料,通过方法学突破,一步二聚化构建了系列异洋腊梅碱库,四个连续手性中心,其中两个连续季碳中心,整个过程犹如破茧成蝶,某种意义上进一步启示我们4N型二聚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应该还有更多的可能。


该工作于近期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上。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Total Synthesis of (‒)-Calycanthine via Iron-Catalyzed Stereoselective Oxidative Dimerization 

Leiyang Bai, Yinhao Ma, and Xuefeng Jiang*

J. Am. Chem. Soc., 2021, DOI: 10.1021/jacs.1c10498


导师介绍

姜雪峰

https://www.x-mol.com/groups/Jiang_Xuefeng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浙大
日本
北大
岭南大学
深圳湾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新加坡
北京大学
南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