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Science封面故事:“流浪的”科学家

Science封面故事:“流浪的”科学家

在民谣歌手和文艺青年看来,“流浪”二字似乎就是青春、自由、浪漫的代名词,据说它在民谣歌曲中出现的频率仅次于“姑娘”。不过,这个词对于很多科学家而言,感觉却复杂很多很多。为了追踪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他们往往不得不在奔走于世界的各个角落——能够深入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人本已不多,更何况这些人有很大的概率与你不在同一个城市。既然走上了搞学术做科研这条路,读博、做博后、谋个永久教职……与之相应的,便是科学家不得不踏上的“流浪”之路。Science 近期做了个特辑,关注了这个问题,并奢侈地以封面故事形式进行报道Science, 2017, DOI: 10.1126/science.aan6494)。X-MOL的读者有不少已经或者正准备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继续追逐心中的梦想,因此我们将相关报道编译与此,供诸君阅读和思考。

Science当期封面。图片来源:Science


Rimantas Kodzius是“流浪科学家”的典型代表。自打1995年离开自己的祖国立陶宛赴奥地利攻读研究生学位后,他已经在10个国家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我一周前刚刚来到中国,”不久前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我在哪儿工作和生活,哪儿就是我的家。”

Rimantas Kodzius。图片来源:Rimantas Kodzius


在学术界,Kodzius已经算得上是名角了,德国、日本、瑞典、沙特阿拉伯等国一众研究机构都向其伸出了橄榄枝。不过就在去年,他又决定接受上海大学的邀请,去领导那里的一个新建实验室。至于为什么还要跑到这个东方国家再去折腾一番,他是这么说的,“在我看来,没有活力与冒险的生活是不完美的。”


事实上,对于不少国家来说,外来的科研工作者已经占据了不小的比例。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公布的数字,在美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科学和工程学博士学位被授予了外国学子。


社会学家们期盼着能够划出Kodzius这样的科学家的“流浪轨迹”,并以此为基础描绘出全球科学事业发展的宏伟画面。有些人觉得这是小菜一碟,既然科学家得随时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发表出来,这不就提供了线索吗?真相却是,一旦牵扯到科学家的生活,这完全是另一码事了。因为这里面涉及很多私人信息,所以想找出这种“迁徙”纪录,难度极大。


既然如此,绘出科学家“流浪图”是否就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呢?老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Science 已经找到了一个新办法来完成这项任务,秘诀便是ORCID。可能有些人对ORCID是什么还有点摸不着头脑。ORCID其实是Open Research and Contributor ID的简称,是开放学术出版物及学术产出的作者(指科研工作者)标识符,称得上是科研工作者在学术领域的身份证。目前ORCID数据库里已收录了300万名科学家的学术简历信息,有了它,人们就可以追踪科学家的“流浪轨迹”了。


佐治亚州立大学经济学家Paula Stephan翘起了大拇指,称赞有了ORCID,可以“往前推进一大步”——她本人曾领导过一项关于科学流动性的大型研究,涉及1.7万名科学家,其研究成果于2012年发表在了《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不过,作为过来人,她也提醒道,ORCID本身存在一些短板,且代表性有所欠缺,所以提供参考有余,就此得出肯定结论则不足。圣母大学经济学家Kirk Doran亦特别指出,像西班牙和葡萄牙这样的国家因为有很多机构要求科学家使用这个系统,所以从数字来看往往表现得过了头。此外,ORCID的拥戴者多为学术界的研究人员,对工业界的研究人员吸引力有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借助ORCID,还是能够挖掘出不少被隐藏起来的信息,揭示出很多值得借鉴的科学移民趋势。


我们已经知道,设立ORCID的初衷是为全球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身份识别码。不过,随着ORCID的不断发展,用户们可以将自己的受教育情况及工作经历等信息也添加上去。结果便是,自2012年以来,ORCID所收纳的相关信息呈爆炸式增长态势。截至目前,在ORCID的300万名用户当中,已有约74万名用户把自己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信息放在了这个平台上。

约74万名用户把背景信息放在了ORCID上。图片来源:Science


如此一来,通过追踪用户不同时间段在各国的居留情况,就有可能对他们是如何“流浪”的有个粗略了解——自然,像Kodzius这样到处跑的“流浪汉”会格外吸引眼球。就这样,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一些有趣的趋势便可呈现出来,这是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例如,数据显示,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科研工作者,有约30%如今生活在其他地方,至于那些在欧洲其他国家获得博士学位的科研工作者,这个比例约为15%。


数据还揭示了2001年“9•11”恐怖袭击所带来的效应:一段时期内,外国科学家流入美国的速度骤降。ORCID提供的数字表明,自1990年以来,在美国学习或工作的外国研究人员的数字原本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在2002年达到某个高位值后又开始下跌。进一步的分析揭示,那段特殊时期美国的年移民率下跌了差不多15%,直到2008年才缓过劲来。这是否是因为“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签证制度和移民政策?如果的确如此,它意味着此次恐袭除了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还带来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恶果:这些年,成千上万名高级技术人员通往美国的大门被关闭了。

科学移民流入美国情况概览(图片来源:G. GRULLÓN AND J. YOU/SCIENCE)


随着ORCID逐渐成长为一个更综合、更全面的样本,政策制定者们就有可能利用它来评估自己的工作对科研人员成效几何。与此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得以一瞥“科学智匠们”的“迁徙”生活。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Delanyo Dovlo是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工作的一名公共健康研究者。“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迁移是1999年从加纳跑到纳米比亚。”他说,此前他已在英国和美国学习过。后来,纳米比亚出现了一些政治风波,不过好在他又得到了一个在WHO工作的机会,就这样,他便一次又一次地欧洲和非洲之间跑来跑去。


对于浪迹天涯的科学家来说,他们一方面可以拿到更高的薪水,有机会与顶尖科学家一起工作、接触科技最前沿,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他们要在其他方面付出代价。一名科学家黯然说道:“这是一种孤独的体验,很难结交朋友,没有稳定性,没有安全感。”


不过,也有一些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四海为家的漂泊生活,甚至乐此不疲。现年56岁的Helena Pinheiro是一名生物工程师,已经在好几个国家呆过,她说:“我唯一的愿景是获得更多的经费,在我看来,在不同国家生活和工作……可以使你变得更人性化,更善解人意,体验各种各样的快乐”,“游走于不同的国家让我心生期盼——有朝一日,这些壁垒终将不复存在。”


编译自: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7/05/vast-set-public-cvs-reveals-world-s-most-migratory-scientists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风险管理自然灾害预警
可持续能源系统
1111购书享好礼-信息流
动物学生物学
心理学Q1期刊
编辑润色服务全线九折优惠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英语语言编辑 翻译加编辑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遥感数据采集
数字地球
开学添书香,满额有好礼
加速出版服务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环境管理资源效率浪费最小化
先进材料生物材料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转化老年科学”.正在征稿
化学工程
wiley你是哪种学术人格
细胞生物学
100+材料学期刊
人工智能新刊
图书出版流程
征集眼内治疗给药新技术
英语语言编辑服务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北京大学
罗文大学
浙江大学
化学所
新加坡国立
南科大
谢作伟
东北师范
北京大学
新加坡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