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框架(MOFs)及其衍生材料具有丰富可调的化学组分、有序的微/介孔结构以及均匀分布的活性位点。得益于此,其应用主要聚焦于分子吸附/分离等。近年来,伴随社会对能源储存与转换的巨大需求,MOF基材料的研究热点也逐渐向电化学储能(EES)等领域延伸,但其应用常受制于低导电性、低稳定性及构效关系模糊等问题。近日,香港大学的郭正晓教授团队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杂志以“孔工程”理念为指导,系统总结了MOF基材料孔结构/化学的设计方法,以及MOF基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金属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的最新应用进展。
图1. MOFs及其衍生物在电化学储能方面的应用
MOFs基材料的孔设计
综述将孔设计分为孔的化学与结构设计两部分进行梳理。
对于MOFs,在孔化学方面,介绍了如何通过对金属节点与有机配体的分别设计,改善MOFs的热/化学稳定性、提高电导率、实现特定功能等。在孔结构方面,分别从微孔、介孔、大孔出发,探讨了相关的设计策略,如孔分隔、配体增长、后处理、缺陷工程、控制组装(凝胶/3D打印)等方法。
图2. MOFs的孔设计策略
对于MOFs衍生物,在孔化学方面,回顾了不同化学组成的MOFs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着重强调了原料与热解条件的重要性。在孔结构方面,从孔尺寸分布、比表面积、结构单元维度等几点阐述了相应设计方法(如热解条件控制、活化、模板法、可控刻蚀等)。
表1. 各类MOFs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MOF基材料在电化学储能方面的应用
从孔化学与孔结构两方面,讨论了MOF基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金属离子电池(锂/钠/钾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金属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方面的设计实践。在超电容方面,主要以比电容、倍率性能、稳定性作为器件指标;在金属离子电池方面,分为阴极材料与阳极材料两部分,以比容量、倍率性能、首圏库伦效率、稳定性作为器件指标;在固态电解质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主要讨论了材料的离子电导率、金属离子转移数两项指标。
通过将器件性能指标与MOF基材料的孔参数进行关联,对相关构效关系进行了简单分析。初步结果表明,MOF基材料作为超电容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其性能与化学组成的关系更密切或更为明确。相对而言,MOFs比MOFs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更清晰。
展望
目前,MOFs及其衍生物的可控合成已较为成熟。但是,MOFs研究群体与电化学储能研究群体间的鸿沟,导致MOF基材料在EES领域的应用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很多设计精巧的MOFs并未能应用于EES;某些MOF基材料在EES领域的工作未瞄准领域的关键问题,所采用的测试方法或给出的参数不合适或不全面;构效关系尚不明朗,阻碍了孔的靶向设计。因此,这一领域需要跨学科研究者的通力合作,从而促进MOF基电化学储能材料的高速发展。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香港大学博士后杜然、博士研究生吴一凡和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杨雨辰博士。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Porosity Engineering of MOF‐Based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Ran Du, Yifan Wu, Yuchen Yang, Tingting Zhai, Tao Zhou, Qiyao Shang, Lihua Zhu, Congxiao Shang, Zhengxiao Guo*
Adv. Energy Mater., 2021, DOI: 10.1002/aenm.202100154
作者简介
郭正晓教授:1988年博士毕业于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此后在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1988–90)与University of Oxford (1990–15)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加入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先后担任讲师/教授,2007年加入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任化学系教授。2018年加入香港大学,为理学院化学系与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双聘教授。获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荣誉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等头衔。长期从事能源与环境应用方向的功能纳米材料设计,如MOFs、二维材料、多级孔材料等。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Energy,Nat. Commun.,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 (被引用22,000 余次,H因子65)。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