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J. Med. Chem.:可逆性LSD1抑制剂—“有望击败LSD1的扳手”

J. Med. Chem.:可逆性LSD1抑制剂—“有望击败LSD1的扳手”

2004年,哈佛大学施扬教授首次报道了LSD1,揭示了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一个动态可逆的调控过程。LSD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抑制其活性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已成为重要的抗肿瘤表观遗传靶点。


近些年,LSD1抑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有6个苯环丙胺类不可逆性LSD1抑制剂(包括TCP、GSK2879552、IMG-7289、ORY1001、INCB059872和ORY-2001)进入临床研究,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小细胞肺癌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等癌症。然而,不可逆LSD1抑制剂与FAD共价结合且与多种靶标具有高亲和力,因此常伴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可逆性LSD1抑制剂在表型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的潜在优势,使之成为该领域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CC-90011和SP-2577已进入I/II期临床用于实体瘤等癌症的治疗。

图1. 处于临床期的LSD1抑制剂。图片来源:J. Med. Chem.


近日,郑州大学刘宏民教授团队对可逆LSD1抑制剂进行了系统总结,以“Reversible 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 (LSD1) Inhibitors: A Promising Wrench to Impair LSD1”为题发表在药物化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上。文章第一作者是代兴杰博士,刘宏民教授和郑一超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综述将可逆LSD1抑制剂按照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包括多胺类、多肽类、六元杂环类、五元杂环类、稠环类、苯乙烯类、3-氧氨基苯磺酰胺类、金属配合物等,并对它们的分子结构、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进行系统总结与比较。此外,作者对如何设计开发高效低毒的可逆性LSD1小分子抑制剂提出了建议和思考,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图2. 可逆性LSD1抑制剂。图片来源:J. Med. Chem.


该综述对可逆性LSD1小分子抑制剂进行了新而全的总结和展望,将为可逆LSD1抑制剂的研发提供有益参考。


近些年,刘宏民教授团队主要针对多种表观遗传抗肿瘤靶点(LSD1、USP7、KDM5B等)进行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合成及生物学研究。其中,该团队研究最多最深入的是LSD1抑制剂的开发,代表性成果包括三氮唑-二硫代甲酸酯类(J. Med. Chem., 201356, 8543−8560)、嘧啶-硫脲类(J. Med. Chem., 201558, 1705−1716),[1,2,3]三氮唑并[4,5-d]嘧啶类(Acta. Pharm. Sin. B20199, 794-808)以及连有三氮唑结构的5-氰基-6-苯基嘧啶类(Acta. Pharm. Sin. B202010, 1658-1668)等高活性LSD1抑制剂的发现。值得一提的是,该课题组于2020年对苯环丙胺类不可逆LSD1抑制剂进行了详细综述和展望(J. Med. Chem., 202063, 14197−14215),与本篇综述互为补充。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Reversible 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 (LSD1) Inhibitors: A Promising Wrench to Impair LSD1

Xing-Jie Dai, Ying Liu, Lei-Peng Xue, Xiao-Peng Xiong, Ying Zhou, Yi-Chao Zheng,* Hong-Min Liu*

J. Med. Chem., 202164, 2466–2488, DOI: 10.1021/acs.jmedchem.0c02176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上海交大
华南理工
西湖大学
上海交大
深圳湾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新加坡
加州大学
宁波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