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编委专访: Seeram Ramakrishna教授

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编委专访: Seeram Ramakrishna教授

期刊: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微信链接:点击此处阅读微信文章


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C 系列期刊中将生物及医学领域的工具和方法与数学、物理科学和工程相结合的同行评审期刊,涉及生物医学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转化和临床研究的文章。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本期刊,我们专访了期刊编委英国皇家工程院士Seeram Ramakrishna教授。 

 

编委问答

 

Q您何时以及如何成为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的编委?

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创刊于2018年,并在20191月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在编辑田玲玲博士的邀请下,我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投了一篇综述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的专业、高质量的同行评审过程让我印象深刻,于是我开始注意到了这本期刊。后来玲玲向我发出了邀请。在与她深刻探讨过几次之后,我欣然接受了她的邀请,于20207月加入了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的编委会。

 

Q:与其他领域的期刊,尤其是知名期刊相比,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有哪些特点?

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主要发表生物医学工程各个方面的高质量文章。具体主题包括生物材料、纳米医学、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医疗技术、机器人和康复工程、生物力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以及生物医学成像。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为这些重要领域提供了一个国际性的同行交流平台,我相信它将促进生物医学工程界的发展,最终改善人类的医疗保健。

此外,BMC 是开放获取出版的先驱。今年是BMC 成立20周年!作为BMC系列期刊的一部分,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是一本完全开放获取的期刊。发表的文章可以免费阅读和分享。

 

Q:期刊的文章质量如何,您对审稿政策有什么看法?

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拥有一支专业的全职编辑团队,并拥有一支强大的国际编委会团队。它实行严格、高效、公正的同行评审制度。自创刊以来,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不断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高质量投稿。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的编辑政策要求所报道的研究必须是科学有效的;如果是研究论文,那么它应当包括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问题,使用恰当的实验和分析方法,并遵循与研究领域相关的学界标准。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共发表文章42篇,并不断提高标准。

 

Q:您对本刊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建议?

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生物医学工程期刊。这是一本非常有前途的生物医学工程期刊,我希望在上面发表自己的作品。

此外,我鼓励编辑们为研究界的作者提供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对处于早期研究阶段的年轻作者。他们在撰写和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报告方面可能经验不足。我们的编辑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或研讨会来给予支持。

 

Q:对于想向开放获取期刊投稿的年轻科研人员和作者,您有什么建议?

开放获取是分享和传播知识的好方法,它让读者可以自由、即时地获取知识,从而更快地发现最新的研究成果。青年研究人员应当在基金允许的情况下,多给开放期刊投稿。

 

 

期刊简介

 

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是一本开放获取的同行评审的期刊,涉及生物医学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转化和临床研究的文章。它将生物及医学领域的工具和方法与数学、物理科学和工程相结合,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生物学和疾病,改善人类健康。

另外,我们骄傲的宣布,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已经被PubMed Central收录。所有发表的文章都在PubMed上可以查询到 点击此处 访问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在PubMed Central的页面

 

投稿前的疑问,请直接发邮件给编辑田玲玲(lingling.tian@biomedcentral.com)。 

 

EBM简介

Insert fig 1.png

Seeram Ramakrishna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士,生物材料科学和工程院士,珠穆朗玛峰教席,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最具影响力的三位作者之一。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世界十大工程技术大学之一。Seeram2003年以来一直担任材料工程学系的全职教授。在过去的25年里,他一共指导了50多名博士生,以及100多名博士后和访问科学家。他被汤姆森路透社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头脑之一。他的Google Scholar H因子超过了156,他的出版物得到了超过11万次的引用。Clarivate Analytics将他评为材料科学和跨领域学科的全球前1%高被引研究者之一。微软学术机构根据H因子将他列为全球300万材料研究人员中的前25位作者之一。  

他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是英国皇家工程院(FREng)、新加坡工程院、印度国家工程院和东盟工程与技术学院的院士。   他也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际ASM、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会(AIMBE)、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IMechE)和材料、矿物和采矿学会(IOM3)、印度ISTE和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联盟(FBSE)的院士。他是IEEE的高级成员。   他与别人共同著有《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医疗器械-标准、法规与实践》、《生物材料-纳米方法》和《生物复合材料导论》等书。他被认为是电纺和纳米纤维的大师。他开创了生物仿生纳米纤维和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的先河,促进了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和受控药物输送的发展。他还教授“医学工程材料”课程。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大连
德国
多伦多
西安科技
多伦多
新加坡
浙江大学
中科院
新加坡
澳门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