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电致变色氢键有机框架(HOF)薄膜

电致变色氢键有机框架(HOF)薄膜

电致变色材料作为一种智能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氧化物、紫罗晶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等,已在电子显示、信息存储、智能窗口等领域展示了重要的应用潜质。尽管目前已报道的电致变色材料表现出了较为优异的性能,设计和开发纯有机组分、原子利用率高(避免引入无效组分)、循环寿命长、易于回收的新型电致变色材料仍然十分必要。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曹荣课题组和刘天赋课题组合作,利用电泳法首次制备了基于氢键有机框架(HOFs)的电致变色薄膜。该薄膜具有循环寿命长、透明度高、便于回收再利用的优势,并可以进一步制备成电致变色器件,展示了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HOFs是由有机配体经过氢键自组装而得到的多孔晶态材料。在该工作中,研究人员选用含有电致变色基元的芘基四羧酸HOF(PFC-1)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在室温下制备得到具有纳米尺寸的棒状HOF材料。由于PFC-1表面及内部存在许多未成键的氢键给体和受体(羧酸基团),这些基团脱质子后会使HOF表面带电荷,因而可以利用电泳法将其沉积在FTO导电基底上。通过该方法获得的薄膜可以于较低电压驱动下(1.5 V)在黄色和蓝紫色之间进行可逆转变。变色过程具有较快的响应时间(12 s和14 s)及显著的透过率差异(75%和25%)。同时,该薄膜展示出优异的稳定性,可循环使用500次而没有明显的性能损失。更重要的是,这类基于纯有机组分的HOF材料可以通过简单的淋洗和重结晶步骤而实现回收再利用。该HOF薄膜可以进一步组装成器件并表现出同样的可逆电致变色行为,展示了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图1. (a)电泳法制备HOF薄膜示意图;HOF薄膜(b)及其器件(c)的可逆电致变色图。


此外,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通过简单的后合成修饰(PSM)的方式将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铁离子修饰到HOF材料上,从而赋予了薄膜更多的颜色变化,即从黄色变到浅绿色,再变到蓝紫色。这一结果证明了该类材料便于修饰和改性的特点,也是其作为新兴电致变色材料的一个显著优势之一。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博士后冯吉飞,通讯作者为曹荣研究员和刘天赋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先导研究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An Electrochromic Hydrogen-Bonded Organic Framework Film

Ji-fei Feng, Tian-Fu Liu, Rong Cao

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06926


曹荣

http://www.fjirsm.cas.cn/research/R1/cr/

刘天赋

https://www.x-mol.com/groups/liu_tianfu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老年学Q1区期刊征稿进行中
FEMS Journals历年主题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复旦大学
瑞士巴塞尔
KA
南科大
复旦大学
淮北
南开
中国科技大学
上海交大
中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