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ACS Catal:模板法制备单原子Co催化剂用于木质素衍生物加氢脱氧和芳香类硝基化合物的高效氢化

ACS Catal:模板法制备单原子Co催化剂用于木质素衍生物加氢脱氧和芳香类硝基化合物的高效氢化

生物质是储存太阳能能量的载体,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储量最大的可循环再生的有机碳资源。对于生物质资源的化学转化和能源化利用能够有效缓解人类生活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


木质素类生物质经快速热解可直接得到生物油。生物油加氢精制可以有效的降低氧含量,提高生物油热值和燃烧稳定性,进而提高油的品质。最有效的生物油脱氧方法是催化加氢脱氧,开发高效的催化加氢脱氧催化剂是实现生物油高效脱氧的关键。


香草醛是典型的木质素衍生生物油模型物质,可以选择性地转化为2-甲氧基-4-甲基苯酚(MMP),该化合物已被广泛用作香料或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构建高效且经济的用于香草醛的脱氧加氢反应的催化体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意义。


单原子催化剂(SACs)作为催化领域的新星,由于其最大原子利用率,确切的原子结构和优异的催化性能的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硬模板法是制备SACs的一种有效方法,由硬模板制备的单原子催化剂具有更高的金属负载量、丰富的孔道结构等优点。

图1. 催化剂Co1@NC-(SBA)的制备示意图


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王春教授课题组以六水合硝酸钴-甘氨酸为前驱体,以三种不同孔道结构的SiO2(MCM-41、SBA-15和FDU-12)为硬模板,制备了钴负载在氮掺杂碳上的系列催化剂,研究了模板的孔道结构对Co分散性的影响。由于SBA-15模板适宜的孔径和独特的三维互通结构,以SBA-15为模板制备的催化剂Co1@NC-(SBA)上的Co呈原子级别分散,而以MCM-41和FDU-12为模板制备的催化剂Co@NC-(MCM)和Co@NC-(FDU)中的Co以纳米团簇的形式存在(图2),同步辐射分析(图3)同样证明Co1@NC-(SBA)中Co是单原子形式,拟合结果表明Co以Co-Nx(x=5)的形式存在。

图2. 系列模板和催化剂的HRTEM和HAADF-STEM图


图3. Co1@NC-(SBA)的同步辐射分析


Co1@NC-(SBA)在木质素衍生物加氢脱氧和芳香类硝基化合物的氢化中表现出了出色的催化活性。作者研究了香草醛的加氢脱氧的反应路径,在已经报道的大多数催化路径中,香草醛经氢化氢解两步生成最终产物MMP,香草醇的氢解为MMP决速步骤。而在Co1@NC-(SBA)的催化体系中,香草醛首先氢化为香草醇,随后香草醇快速氢解生成产物MMP,香草醛氢化为香草醇为反应的决速步骤。反应路径如图4c中的路径2所示。同时Co1@NC-(SBA)对其他木质素衍生物包括邻香草醛、丁香醛、乙酰香草醛、异丁香酚、5-羟甲基糠醛的加氢脱氧以及肉桂醛、系列硝基化合物的氢化也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

图4. 反应路径的研究


图5. 各步反应能级的DFT计算结果


作者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催化剂的催化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计算了反应中主要物种(H2、 H*、vanillin、HMP、DMP、MMP)在可能活性位点Co-N5、Co-N4O、CoN4和Co纳米颗粒上的吸附能。结果表明,HMP更容易在CoNx位点吸附、活化。Bader 电荷分析结果表明,香草醛更易于被吸附在Co-N4O和Co-N5位点,同时H*易于从这些位点脱附。


该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ACS Catalysis 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河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张龙康、河北农业大学的商宁昭副教授和高书涛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河北农业大学王春教授、河北大学高勇军副教授、燕山大学乔玉卿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Atomically Dispersed Co Catalyst for Efficient Hydrodeoxygenation of Lignin-Derived Species and Hydrogenation of Nitroaromatics

Longkang Zhang†, Ningzhao Shang†, Shutao Gao†, Junmin Wang, Tao Meng, Congcong Du, Tongde Shen, Jianyu Huang, Qiuhua Wu, Haijun Wang, Yuqing Qiao*, Chun Wang*, Yongjun Gao*, Zhi Wang

ACS Catal., 2020, 10, 8672–8682, DOI: 10.1021/acscatal.0c00239


通讯作者介绍


王春,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学者三层次人才,河北省化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有机合成、多相催化、光催化。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科研项目5项,主持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迄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收录140余篇。发表的论文SCI他人引用6000余次,H-index指数为42。


http://lixue.hebau.edu.cn/lixueyuan/teacher/%E5%8C%96%E5%AD%A6%E7%B3%BB/laoshijieshao/wangchun.html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114609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相关文章
阿拉丁
老年学Q1区期刊征稿进行中
FEMS Journals历年主题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复旦大学
瑞士巴塞尔
KA
南科大
复旦大学
淮北
南开
中国科技大学
上海交大
中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