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NIH陈小元教授与厦门大学聂立铭副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周子健博士联名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杂志发表题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ing Systems Meeting Challenges of Photodynamic Cancer Therapy"文章。
活性氧(ROS)介导的机制是光动力疗法(PDT)的主要作用机制,该过程是基于光、光敏剂(PS)和氧之间的级联协同作用。针对三种元素的设计调控,有利于实现肿瘤PDT疗法的时空控制。同时,传统PDT也催生出不同层次的局限性和技术挑战。
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i)光的穿透深度有限性限制了传统的PDT只能针对浅表肿瘤;(ⅱ)对溶解氧的依赖性剥夺了PDT对乏氧肿瘤的治疗有效性;(iii)可能并发产生的光热光疗作用使得治疗效果评估复杂化;(iv)PS在肿瘤以及亚细胞器的靶向使其有效地发挥ROS毒性仍然是个问题;(v)传统的PS在白光下敏化及其自催化活化问题引发严重副作用。
纳米技术和纳米医学的最新进展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新的机会,ROS的产生体系从光动力过程扩展到非光动力过程。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探讨了目前PDT疗法的技术发展状况,总结了ROS体系的癌症治疗策略,并讨论了利用ROS治疗癌症的可能机会。希望这一综述将刺激ROS介导的肿瘤治疗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
该论文作者为:Zijian Zhou, Jibin Song, Liming Nie, Xiaoyuan Chen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16/cs/c6cs00271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ing systems meeting challenges of photodynamic cancer therapy
Chem. Soc. Rev., 2016, DOI: 10.1039/C6CS0027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