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液流电池电解质,灵感来自维生素

液流电池电解质,灵感来自维生素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redox-flow battery),是一种活性物质存在于液态电解质中的二次电池技术,电解液在循环泵的推动下经过电极,发生电化学反应,完成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从而实现电能的存储与释放。其实,液流电池不是一个新鲜的技术,早在1971年,日本的Ashimura和Miyake就提出了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概念。197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Lewis研究中心就开始了可充放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研究(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989, 27, 219-234)。

液流电池示意图。图片来源:Wikipedia


根据活性物质的不同,液流电池可分为全钒、锌/溴、多硫化钠/溴、铁/铬等多种技术路线。其中全钒液流电池已进入工程应用、市场开拓阶段,开始实现商业化。据小编所知,国内的大连化物所在这一领域比较领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研究成果也已经实现了市场化转型。


说了这么多,液流电池还是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1)正、负极电解液之间的离子相互渗透,影响液流电池的能量效率和电池的寿命;2)电解液的毒性和成本问题;3)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性能有待提高;4)能量密度偏低、体积较大。


2014年,哈佛大学Roy G. GordonMichael J. AzizAlán Aspuru-Guzik等人造出了第一个使用有机电解质的有机液流电池,为解决上述问题找到了一条新路。当时他们使用的有机分子是醌类(quinones),有意思的是,这种分子在动植物体内也起存储能量的作用。近日,哈佛大学的这个团队又有新的进展,他们在Nature Energy杂志上报道了新一类可用于液流电池的有机电解质——咯嗪(alloxazine)化合物。研究者称,他们这次的灵感还是来自生物体内与存储能量有关的分子,但是名气要比醌类响亮很多,那就是“维生素B2”。维生素B2与醌类结构的最大差别在于其上的氮原子,而咯嗪就是维生素B2结构骨架部分——异咯嗪(isoalloxazine)的互变异构体。(A redox-flow battery with an alloxazine-based organic electrolyte. Nature Energy, 2016, 1, 16102, DOI: 10.1038/nenergy.2016.102)

维生素B2工作原理。图片来源:Nature Energy


咯嗪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可溶性好,可以通过一步法在室温下合成,产率高、无毒性,而且由于维生素B2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咯嗪化合物很容易以低成本进行大规模生产。使用这种电解质的有机液流电池(如下图)具有更高的开路电压、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长的电池寿命,应用前景十分光明。

受“维生素B2”启发的有机液流电池。图片来源:Harvard University


考虑到咯嗪的低溶解度问题,研究者在咯嗪的7、8位引入含氧官能团,合成了咯嗪的衍生物。其中,羧基功能化的咯嗪(ACA)因其高产率和高稳定性成为该论文电化学测试的首选。

图片来源:Nature Energy


研究人员用咯嗪衍生物ACA组装成全电池,负极:0.5M ACA,KOH(pH=14);正极:0.4M K4[Fe(CN)6],40mM K3[Fe(CN)6],KOH(pH=14),电性能十分优秀,开路电压接近1.2 V、面电阻1.03 Ω·cm2(50% SOC)、电流效率99.7%(电流密度0.1A·cm-2)、容量保持95%(400 cycles)等等(见下图)。

图片来源:Nature Energy


最后,研究人员通过理论计算,如果咯嗪的7、8位引入的是羟基或者甲氧基,可以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这就意味着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不过研究者没有进一步组装成全电池测量其具体的电化学性能,莫非这是在给自己留下“续集”的发表空间,也未可知。

图片来源:Nature Energy


至于液流电池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价值,哈佛大学制作的一个小视频说的很清楚。



小希评论

“灵感源自于大自然”历来是好文章的亮点,从小时候课本中学到的受蝙蝠超声定位启发而制造的雷达,以及鲨鱼皮泳衣等等,到今天江雷院士通过研究荷叶和水蛭探究超疏水,还有前不久Hyunhyub Ko研究组在AM上发表的在章鱼的启发下研制出了柔性器件的粘结剂,国内外这样的例子一直是屡见不鲜呀。


1.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energy2016102

2. https://www.seas.harvard.edu/news/2016/07/battery-inspired-by-vitamins


(本文由小希供稿)


X-MOL材料领域学术讨论QQ群(338590714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亦易斋主发布于2016-08-01  0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之一
回复
壮壮发布于2016-08-11  0
不错
回复
阿拉丁
老年学Q1区期刊征稿进行中
FEMS Journals历年主题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复旦大学
瑞士巴塞尔
KA
南科大
复旦大学
淮北
南开
中国科技大学
上海交大
中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