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站在生物医学“明星”的肩膀上,发一篇智能材料的Science

站在生物医学“明星”的肩膀上,发一篇智能材料的Science

将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称为生物医学领域的“明星”,估计不会有什么反对的声音。对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者来说,这种号称“基因魔剪”的工具高效、精准、廉价、操作简单方便,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可使用,理论上任意DNA序列都可作为目标,非常强大;无论是生物医学的学术研究,还是癌症等重大或罕见疾病的临床治疗,CRISPR/Cas技术都有广泛而关键的应用。就算是对于相关专业领域之外的人们来说,CRISPR/Cas技术也是“明星”,它总与一些“大新闻”有关,为吃瓜群众提供了大量谈资,比如MIT与UC Berkeley关于CRISPR/Cas技术专利权的官司(点击阅读详细)以及后来贺某某引发的伦理之争,如此等等。在这样一个生物医学领域的“明星”面前,化学、材料学领域的研究者似乎只能围观吃瓜?别忘了,学科之间的边界从来都是用来跨越的。


这不,Science 杂志近期发表了一篇以麻省理工学院(MIT)James J. Collins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将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用于刺激响应性智能材料的构建,得到了CRISPR响应性智能水凝胶。这种凝胶含有DNA为结构组件或者“货物”锚点,在接受到靶标核酸序列作为触发信号后,CRISPR相关酶Cas12a被激活并切割凝胶中的DNA,凝胶发生从分子水平到宏观水平的性质变化,从而实现对生物学信息刺激的响应。研究者用这一智能水凝胶体系实现了多种功能,比如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纳米粒甚至细胞等“货物”的控释,通过调节电阻实现对微型电路的控制,以及与微流控芯片整合实现对病毒的快速、高精度检测。

CRISPR-响应性智能水凝胶的应用。图片来源:Science [1]


在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就是CRISPR相关酶Cas。本研究中使用的是Cas12a,非激活状态下并不能切割DNA;不过在与其结合的向导RNA(gRNA)特异性地识别靶标双链DNA(dsDNA)后,Cas12a会被激活,可高效切割其他作为底物的DNA。

Cas12a酶激活示意图。图片来源:Science [1]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将Cas12a的底物——DNA作为结构组件或者“货物”锚点嵌入水凝胶中,当Cas12a被激活后,能够对水凝胶中的DNA产生酶切作用,就可实现“货物”的受控释放,或者是水凝胶宏观性质的受控改变。

凝胶中荧光分子、纳米粒“货物”的释放实验示意图。图片来源:Science


首先,他们制作了一种PEG水凝胶,用巯基将ssDNA一端固定在水凝胶中,ssDNA的另一端连接了荧光分子或者酶(两者分别代表小分子或大分子“货物”)。因为荧光分子或酶是固定在水凝胶中的,所以水凝胶放置于缓冲液中在溶液中无法检出相关信号。当在溶液中加入gRNA-Cas12a复合物后,溶液中依然无法测出相关信号,因为Cas12a此时还未被激活。接着,加入能够被gRNA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的靶标dsDNA,这次很快就能在溶液中检出相关信号。这是由于将荧光分子或者酶固定在水凝胶内的ssDNA被激活的Cas12a切断,这些分子“货物”从水凝胶中释放出来进入溶液中。

PEG水凝胶中由DNA固定荧光分子或酶,并被激活的Cas12a酶切割实现受控释放。图片来源:Science


分子“货物”可以通过化学键固定于凝胶内,如果“货物”达到了纳米级甚至微米级,变成了纳米粒、细胞等更大、功能更加丰富的“货物”,用化学键固定就不是个很好的选择了。与此同时,PEG凝胶的孔径较小,不利于体积较大的“货物”释放出来。针对该问题,研究人员利用孔径更大的、由ssDNA参与交联的聚丙烯酰胺凝胶(PA)。在该凝胶中,PA的分子链之间由ssDNA通过双链杂交进行桥接。将PA凝胶浸泡于溶液中,Cas12a被靶标dsDNA激活后,会水解PA分子链之间的桥接DNA,破坏凝胶的结构,导致凝胶的交联度下降,包裹其中的纳米粒、细胞“货物”随即释放出来。

PA-DNA水凝胶中装载金纳米粒或细胞,并观察其在Cas12a酶作用下的释放。图片来源:Science


触发释放的靶标dsDNA可以千变万化,从金葡菌的甲氧西林耐药基因到万古霉素耐药基因,都可以成为触发这些“货物”释放的开关,而研究者要做的仅仅就是根据靶标dsDNA改变gRNA。不难看出,这种智能水凝胶很有希望实现精准靶向给药,比如,仅针对某一耐药菌释放某种针对性抗生素,有效打击耐药菌的同时减少诱发新耐药反应的可能。除了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这种水凝胶还能实现纳米粒及细胞的控释,有希望兼容类似免疫疗法、纳米医药等更多治疗策略,有希望将针对性、个性化医疗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进入智能化治疗时代。


除了释放“货物”,这种智能水凝胶还能作为“保险丝”控制材料的导电性。碳黑是一种比表面积大、球状、导电、有石墨性质的材料,将其与DNA一起进行热处理,可以通过其与DNA核苷酸上芳香基团的π-π作用形成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黑色凝胶。这种凝胶与被靶标dsDNA激活的Cas12a接触后,会导致碳黑凝胶解体,凝胶内的导电通道被破坏,电阻上升。该课题组通过将碳黑凝胶与PET/Ag电极结合,成功开发出了能够直接对靶标dsDNA产生电阻响应的检测平台,可以用于对关键的dsDNA进行检测。

碳黑-DNA水凝胶将生物信号直接转化为电阻信号。图片来源:Science


PA-DNA水凝胶的生物信息响应性解交联作用不仅可以用于释放“货物”,也可以用于控制微流体芯片。基于这样一种想法,该课题组开发了基于智能PA-DNA水凝胶的便携式纸基微流控传感器来检测靶标dsDNA(下图A)。靶标dsDNA浓度越高,就会有越多的Cas12a被激活,导致越多的凝胶发生降解,使越多的缓冲溶液流入检测区域,也就得到可检测的信号。为了扩展这种策略的检测范围,作者还引入了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T-RPA)技术,这样就可以检测靶标RNA。作为验证,他们还进行了埃博拉病毒RNA的检测。埃博拉病毒RNA通RT-RPA扩增为DNA,然后通过gRNA-Cas12a进行识别,最终实现了对埃博拉病毒RNA低至11 aM的高灵敏检测。将这一纸基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在射频装置上,甚至能够实现对检测结果的远程监控,即靶标达到一定的检出浓度后,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这种低成本、便于实地应用、能够多点实时监测的病毒检测体系,将为疾病防控提供更加新颖有效的工具。

利用PA-DNA水凝胶构建微流控纸基传感器。图片来源:Science


在全文总结中作者认为,这项研究最妙的地方还是在于应用的便利程度上,因为使用者仅需要改变gRNA,就可识别新的靶标dsDNA,而水凝胶材料几乎是通用的。再加上RNA的合成已经完全商业化了,这就使得这项技术有望迅速推广到各个相关实验室,实现对各种DNA或RNA靶标的定制化响应,在疾病诊断、组织工程学、生物电子学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最后,在这里说个Cas12a的八卦趣闻。Cas12a的小试牛刀是张锋博士在2018年初的一篇关于多通路核酸检测的论文(Science, 2018, 360, 439-444)。而与其有专利之争的女科学家, Jennifer Doudna博士对Cas12a的核酸酶特性也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与报道(Science, 2018, 360, 436-439)。今天介绍的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James Collins博士就职于MIT/Harvard,曾与张锋博士共同研发首个基于CRISPR的核酸检测平台SHERLOCK(Science, 2017, 356, 438-442)。笔者这里瞎猜,MIT阵营再用Cas12a发一篇Science给对方瞧瞧,某种程度上是不是算对Doudna课题组的一个“回敬”?不得不说,大牛的世界真是可怕,神仙打架刀光剑影之间飞来飞去的都是Science论文。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Programmable CRISPR-responsive smart materials

Max A. English, Luis R. Soenksen, Raphael V. Gayet, Helena de Puig, Nicolaas M. Angenent-Mari, Angelo S. Mao, Peter Q. Nguyen, James J. Collins

Science, 2019, 365, 780-785, DOI: 10.1126/science.aaw5122


参考资料:

1. Da Han, Juan Li, Weihong Tan. CRISPR propels a smart hydrogel. Science, 2019, 365, 754-755, DOI: 10.1126/science.aay4198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5/6455/754


(本文由传光簇供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大连
德国
多伦多
西安科技
多伦多
新加坡
浙江大学
中科院
新加坡
澳门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