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温室气体的救赎:二氧化碳为原料一步制备石墨烯

温室气体的救赎:二氧化碳为原料一步制备石墨烯

如果说石墨烯是近些年商品化最为成功的科学“概念”,一定不为过。石墨烯面膜、石墨烯充电宝、石墨烯手机,甚至石墨烯内衣……石墨烯早已走出实验室走进寻常百姓家,以至于和人家聊起自己研究的是石墨烯,一点高大上的感觉都没有。

上网查“石墨烯”的结果


鉴于食堂打菜的阿姨都知道石墨烯,那么关于石墨烯的背景介绍就在此省略了(没错,我就是懒)


但是,现代科技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个大众习以为常,“专家”遍地走的领域,往往正统科学界却连它最基础的方面都还没有研究通透。眼前就是一个例子:石墨烯的制备。


制备石墨烯的主流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外延生长法、气相沉淀法(CVD)、氧化石墨还原法,其中氧化石墨还原法,因为成本低、原料易得,被很多勤(pín)俭(qióng)的实验室选用作为获取石墨烯的途径。笔者刚进实验室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用“臭名昭著”的Hummers法制备石墨烯,体验只能用《三天三夜》这首嗨歌来形容——“完全都不会疲倦,我还要再跳三天三夜~~~”。至于制备出来的石墨烯品质如何,做过的朋友一定都清楚,大不了就再跳三天三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从工业化的角度来说,CVD法可能才是石墨烯生产的未来。CVD法简单概括就是在高温、惰性气体保护的环境下,向基底金属箔片通入碳源气体,使甲烷在金属基底上沉积与生长,最后再把金属表面的石墨烯剥离下来。

CVD法制备石墨烯的流程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主要的CVD法中,碳源气体是甲烷。但是甲烷应用价值比较高……比如可以用来炒菜(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饿了),同时甲烷易燃易爆,不论是储存还是运输都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墨烯工业的发展。所以寻找安全、低成本、易获取的碳源就是石墨烯工业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近期,Wiley旗下的刊物ChemSusChem 发表了一篇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研究论文,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在常压下高温反应,一步法CVD制备石墨烯

反应装置与原理图。图片来源:ChemSusChem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就能够获取,在环保人士眼中还是破坏环境、导致温室效应的元凶之一,如果能利用二氧化碳生产高价值的石墨烯,显然是变废为宝,功德无量。


事实上,过去曾报道过一些基于两步CVD法,或者电化学沉积法实现利用二氧化碳制备石墨烯,但是制备出的产品产率较低,层数较高,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研究人员尝试了多种组成的金属基底。图片来源:ChemSusChem


本研究中,KIT的研究人员从金属基底出发,在Cu、Pd的比例、组合方式各不相同的金属基底上沉积二氧化碳,通过拉曼光谱观察产物的D、G、2D峰,通过AFM对产物的厚度进行表征,通过SEM对产物的形貌进行观察,研究了石墨烯产物与金属基底的关系。结果发现,在这种制备方法中,金属基底不仅仅作为二氧化碳沉积的载体,同时也作为反应的催化剂。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种反应的金属基底中需要含量较高的Cu,只有Cu的含量超过82 at%时,才能够获得较好的二氧化碳转化效率。这可能是由于Cu含量的增高有助于提升基底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而Pd含量的增高则会减少二氧化碳的还原。

对制备的石墨烯进行拉曼光谱、TEM等表征。图片来源:ChemSusChem


基于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研究人员提出了该反应的可能机理:(1)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与Cu-Pd基底相互作用,弱化二氧化碳中的一根C=O键,导致一个氧原子稳定性下降;(2)环境中的氢气与二氧化碳中稳定性下降的氧原子反应,产生水、一氧化碳,或其它含有C、H、O的小分子;(3)CO作为前体在基底表面快速沉积为石墨烯。总反应可以用下面一个方程式表达:

虽然该方法已经能够实现少层、厚度为6-10 nm的石墨烯的制备,但是该反应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反应温度较高,达到1000摄氏度,容易发生金属基底的“脱湿”(dewetting)现象,导致石墨烯的异质生长,影响产物的质量。所以,在最后的结论中,研究人员总结认为克服这一缺点将会使该方法得到更好的应用,帮助生产高品质的石墨烯。

利用SEM+EDS对催化反应的机理进行探讨。图片来源:ChemSusChem


讲到最后,很多被标题吸引进来的小伙伴应该有点失望,本来以为能刷到一个简单的石墨烯制备方法,结果却发现这根本无法在普通实验室中实现。不过,此类研究却有可能带动石墨烯工业的发展,推动石墨烯的降价,到时候咱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让老板直接去买石墨烯回来了(虽然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是希望总是要有的是不是~)。至于现在,还是老老实实去买石墨回来,三天三夜跳不停吧!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Direct Conversion of CO2 to Multi-Layer Graphene using Cu-Pd Alloys

Concepción Molina-Jirón, Mohammed Reda Chellali, C. N. Shyam Kumar, Christian Kübel, Leonardo Velasco, Horst Hahn, Eufemio Moreno-Pineda, Mario Ruben

ChemSusChem, 2019, 8, 3509-3514 , DOI: 10.1002/cssc.201901404


(本文由传光簇供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上海交大
日本
北大
岭南大学
深圳湾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新加坡
加州大学
宁波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