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JACS:手性荧光探针对多种游离氨基酸具有超强手性识别能力

JACS:手性荧光探针对多种游离氨基酸具有超强手性识别能力

众所周知,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作为生命活动的基础大分子,如蛋白质、糖、氨基酸和酶等都具有手性。在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均与手性识别有关。手性化合物在化学和制药工业中应用广泛,其快速和高通量分析意义重大。近日,武汉工程大学古双喜/朱园园博士团队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著名手性化学家蒲林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合成了一类对天然存在的游离氨基酸具有优异手性识别能力的手性荧光探针分子


在过去的二十年,荧光探针在手性化合物的对映选择性识别中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些探针分子在不对称反应的快速分析和生物体系中手性分子的监测方面均具有潜在的应用。手性氨基酸是生命的基本单元,其游离形式的两种异构体均显示出重要的生理功能。天然存在的氨基酸可作为不对称合成与催化的手性源和多种功能有机材料的合成前体。近年来氨基酸的手性荧光识别吸引了化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已报道的荧光探针对游离氨基酸的荧光响应只具有有限的对映选择性。2014年,蒲林教授和余孝其教授课题组合作报道了手性分子探针(S)-1在Zn(II)离子的存在下对包括游离氨基酸在内的手性胺类化合物具有较优秀的识别能力(Chem. Sci., 2014, 5, 3457-3462)。(S)-1对苯丙氨酸的荧光识别能力较好,其对映选择性荧光增强比(ef = enantiomeric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ratio = [IL - I0]/[ID -I0] = ΔIL/ΔID. I0,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probe. IL or ID,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ith L or D substrate)达到13,但它对其它游离氨基酸的手性识别能力较低(ef = 1-4)。


为了进一步提高(S)-1对手性氨基酸的识别能力,弗吉尼亚大学蒲林团队和武汉工程大学古双喜/朱园园团队合作开展了基于手性联萘酚的荧光探针研究。他们设计了荧光探针分子(S,S)-2(图1),认为其两个醛基可以与氨基酸的胺基发生缩合反应,并且两个手性BINOL单元可协同作用以增加手性选择性,而中心吡啶单元又可以增加与Zn(II)离子的配位作用,形成类似A的络合物(图1)。


研究发现,(S,S)-2对13种天然氨基酸均显示出优秀的手性荧光识别能力,特别是对如下五种氨基酸显示出史无前例的高ef 值:199(蛋氨酸)、186(苯丙氨酸)、177(缬氨酸,图2)、118(亮氨酸)和89(丙氨酸)。作者通过核磁和质谱研究提出,该探针分子对氨基酸的手性识别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S,S)-2与氨基酸的两种对映体发生反应生成不同产物所致(图3)。该荧光探针的发现,将在氨基酸的手性识别研究与应用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一成果已于近期以article形式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武汉工程大学青年教师朱园园博士,共同通讯作者为弗吉尼亚大学大学的蒲林教授和武汉工程大学的古双喜博士。


该论文作者为:Yuan-Yuan Zhu, Xue-Dan Wu, Shuang-Xi Gu, Lin Pu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Free Amino Acid Recognition: A Bisbinaphthyl-Based Fluorescent Probe with High Enantioselectivity

J. Am. Chem. Soc., 2018, DOI: 10.1021/jacs.8b07803


研究团队简介


朱园园(第一作者):2011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职于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手性化学和药物化学的研究。其中,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蒲林教授课题组从事访问学者研究。


古双喜(通讯作者):2012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现任职于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2017年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2014.10-2015.10和2017.11-2018.10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蒲林教授实验室先后从事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药物化学和手性化学。已在J. Am. Chem. Soc.、Eur. J. Med. Chem.、Org. Process Res. Dev.、Bioorg. Med. Chem.、Bioorg. Med. Chem. Lett. 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目前担任《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和《Current Research on HIV/AIDS》杂志编委。近五年已有7件中国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50243


蒲林(通讯作者):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华人化学教授协会(CAPA)创始人之一。蒲林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为不对称催化与手性合成、手性荧光识别和手性材料。在Chem. Rev.、Acc. Chem. Res.、PNA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这些论文总的引用为12713次,H-因子57, 引用大于100次的论文33篇,其中引用次数最高的两篇论文分别为1390次和1203次,美国授权专利2项,出版专著1部。蒲林教授曾先后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2004),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5)和Tetrahedron Most Cited Paper Award(2006)等荣誉。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50244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浙大
日本
北大
岭南大学
深圳湾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新加坡
北京大学
南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