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深度了解2018沃尔夫化学奖得主(四):Yaghi的仿沸石结构ZIF和COF

深度了解2018沃尔夫化学奖得主(四):Yaghi的仿沸石结构ZIF和COF

上期我们重点介绍了2018年度沃尔夫化学奖(Wolf Prize for Chemistry)得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Omar Yaghi教授在MOF材料领域的研究历程(点击阅读相关)。本期给大家介绍他在沸石咪唑酯框架(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ZIF)以及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COF)材料方面的建树。由于相关工作数量众多,笔者挑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与朋友们分享。此外,对于另一位得主日本东京大学的Makoto Fujita教授的介绍,可以阅读之前的文章(报道一报道二)。


ZIF与碳捕获


ZIF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具有四面体型三维网状结构,从结构上类似沸石,使用锌或钴来代替沸石中的硅,用咪唑配体替代了沸石中的氧桥(Oxygen Bridge)(图1)。

图1. 庞大的ZIF家族及其拓扑结构。


Yaghi课题组于2006年在PNAS 上报道了ZIF-1 到ZIF-12的结构。[1] 这里要说的是,在Yaghi课题组这篇文章发表之前,其实已经有其他课题组合成了ZIF-7和ZIF-8。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课题组在2003年和2006年的两篇文章,分别合成了与ZIF-7和ZIF-8组成与结构完全相同的框架化合物,[2,3] 命名为金属多氮唑框架(Metal Azolate Framework,MAF),之后声名显赫的“ZIF-8”也就是MAF-4。不过,两个课题组合成方法完全不同。Yaghi课题组2006的PNAS 文章里也引用了这两篇文献,文中认为他们自己的侧重点在于寻找一个通用策略来合成ZIF结构[1]


再后来的研究中,ZIF-8由于其方便的合成方法和碱性稳定性,被很多科研工作者所青睐,发展了很多应用。2007年Yaghi课题组在Nature Materials 上陆续报导了ZIF-20到ZIF-23,并且发现了它们对低温氢气和常温二氧化碳的有着不俗的吸附能力[4] 2008年,Yaghi课题组接连在Science Nature 上报导了ZIF-68、ZIF-69、ZIF-70、ZIF-95和ZIF-100等结构,使ZIF家族得到很大的拓展[5,6]


相比MOF系列在能源气体(氢气、甲烷)的吸附成就,ZIF系列的发展与21世纪第一个十年兴起的热门概念“碳捕获(Carbon Capture)”息息相关。碳捕获是针对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的选择性捕捉技术,想要吸附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多孔材料对气体的选择性一定要出色。Yaghi和合作者发现,ZIF-69在室温下可以很好的吸附二氧化碳,而对一氧化碳则表现很低的吸附能力(图2A)。同样的, ZIF-95能够很好吸附二氧化碳,同时让氮气和甲烷穿过(图2B和C)。研究者称,在面对混合气体时,ZIF的孔道能够很好吸附二氧化碳分子,而让其他气体透过材料,达到很高的选择性。例如ZIF-69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选择性达到20.9,ZIF-95对二氧化碳和氮气选择性为18.0,对二氧化碳和甲烷选择性为4.3。

图2. ZIF材料对二氧化碳气体的突出选择性。(A)ZIF-69室温(273 K)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吸附。(B)ZIF-95的二氧化碳和氮气的突破曲线。(C)ZIF-95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突破曲线。


轻薄多孔“牢不可破”的COF


2005年之前,很少有人利用共价键去构筑超分子结构,当时比较常用的是非共价相互作用。不过由此得到的超分子材料比较脆弱、易变,而改变环境因素会严重影响最终的产品结构。利用共价键替代非共价键,可以显著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刚性。然而,如果需要得到长程有序晶态的超分子结构,需要考虑共价键的可逆性。相比MOF这种同时具有有机(配体)和无机(金属)组分的混杂材料,COF是一种只包含有机组分并通过共价键组成的类沸石结构。它同样具有有序晶态,并且比起MOF材料还有更轻、更稳定等优点。从2005年COF-1(第一个COF材料)和COF-5的问世以来,二维和三维的COF材料层出不穷,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应用的开展还在初期发展阶段,但前景十分光明(图3)[7]

图3. 共价键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年表。


COF结构最初由Yaghi课题组2005在Science 上首次报道[8] 他们利用硼酸键的平面延展性和可逆性,合成了具有1.5纳米孔径的二维有序框架COF-1和2.7纳米孔径的二维有序框架COF-5(图4A和B)。此外这个材料也是晶态的,通过粉末衍射谱图可以模拟出它们的晶体结构模型(COF-5,图4D),同时它的气体吸附性能也跟之前的MOF有可比性(图4E)。

图4. COF-5的合成及结构表征。(A)COF-5的原料和合成路线;(B)COF-5的示意结构;(C)COF-5的粉末衍射和扫描电镜图;(D)COF-5的模拟晶体结构;(E)COF-5的氮气吸附曲线。(F)该文收稿和接收时间。


一个关于报道这个结构的趣闻:Yaghi组的一个学生在某个国际会议做报告介绍COF材料的时候,说他们首次发现并合成了COF时,周五把论文写好投出去,过了周末文章就被Science 接收了。当然,这有点夸张,难道没有审稿过程了嘛。如果你仔细看一下这篇Science 的收稿和接收时间的话,整个过程确实没有超过一个月,可见当时Science 杂志对于这个工作的肯定(图4F)。


COF领域的发展很迅速。连接单元(Linkage),从最初的B-O键,又拓展到C=N双键(亚胺)、C-N单键、C=C双键(烯)和B=N键等,连接单体(Linker)也发展出平面到立体的多方向延展性(图5)。对于所得到的COF结构,在前期设计和后续改性拓展,可以引入特殊的性能

图5. COF结构的连接单元和连接单体,以及不同配合下得到的COF结构。


Yaghi课题组近两年关于COF还做了一个有趣的工作,他们使用铜配合物和联苯胺通过亚胺缩合反应,制备了三维共价有机框架COF-505[9] COF-505结构很有意思,非常类似通过丝线编织而成的布料(图6)。此外,研究人员发现,铜离子可以可逆地从COF-505上去除,而不改变其编织结构。脱去铜离子使其弹性增加十倍,而重新金属化又能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硬度。这篇工作也发表在Science 上,并被选为当期封面文章。

图6. COF-505的结构合成与示意图。


COF的合成和结构特点,使科学家可以在特定的拓扑结构和二维及三维空间中,精确调控分子乃至原子的位置,从调节材料的宏观性质与功能。这些多孔材料在诸如气体存储和分离、非均相催化、电子器件、生物检测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预见,COF材料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会持续保持热度。


——小结——


Omar Yaghi教授和其合作者在ZIF和COF的开创性和系统性研究,实现了含金属的多孔材料在结构和应用上的拓展,而且利用共价键构成的纯有机框架已成为一种刚性、稳定的新型多孔材料。这些材料丰富的结构和多样的性能,会在材料化学的理论和实用研究历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此,本次沃尔夫化学奖的两位得主的研究历程都已介绍完,疏漏之处多多包涵。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朋友们能从大牛们的工作中有所收获,并运用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多多创造,多多收获。


参考文献:

1. K. S. Park, Z. Ni, A. P. Côté, J. Y. Choi, R. Huang, F. J. Uribe-Romo, H. K. Chae, M. O’Keeffe, O. M. Yaghi,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6, 103, 10186-10191, DOI: 10.1073/pnas.0602439103

2. 黄晓春, 张杰鹏, 陈小明. 科学通报. 2003, 48, 1491.
http://engine.scichina.com/doi/10.1360/csb2003-48-14-1491

3. X.-C. Huang, Y.-Y. Lin, J.-P. Zhang, X.-M. Chen, 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1557–1559.

4. H. Hayashi, A. P. Côté, H. Furukawa, M. O'Keeffe, O. M. Yaghi, Nat. Mater., 2007, 6, 501-506.

5. R. Banerjee, A. Phan, B. Wang, C. Knobler, H. Furukawa, M. O'Keeffe, O. M. Yaghi, Science, 2008, 319, 939-943.

6. B. Wang, A. P. Côté, H. Furukawa, M. O'Keeffe, O. M. Yaghi, Nature, 2008, 453, 207-211.

7. C. S. Diercks, O. M. Yaghi, Science, 2017, DOI: 10.1126/science.aal1585.

8. A. P. Côté, A. I. Benin, N. W. Ockwig, A. J. Matzger, M. O'Keeffe, O. M. Yaghi, Science, 2005, 310, 1166-1170.

9. Y. Liu, Y. Ma, Y. Zhao, X. Sun, F. Gándara, H. Furukawa, Z. Liu, H. Zhu, C. Zhu, K. Suenaga, P. Oleynikov, A. S. Alshammari, X. Zhang, O. Terasaki, O. M. Yaghi, Science, 2016, 351, 365-369.


Yaghi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36

课题组主页

http://yaghi.berkeley.edu/index.html


(本文由叶舞知秋供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上海交大
华南理工
西湖大学
上海交大
深圳湾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新加坡
加州大学
宁波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