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博士后
-
化学/材料
温州大学作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主要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采用双导师制联合招收博士后,因承担国家重点基金项目,现面向海内外诚聘博士后,全年招聘,额满为止。
✦薪金:
50-60万/年(特别优秀者上不封顶;出站后留温工作,可享受六折购房等政策(见https://reward.wenzhou.gov.cn/wzrc/pc/2022/policy_full),表现突出者优先推荐留校任教)
✦研究方向
1. Zn/Al/Li-Air/O2/CO2等(柔性)金属空气电池
2. 基于柔性多功能可穿戴电子材料(水凝胶、离子凝胶)/器件(能源、传感器、纳米发电机等)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3. 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
4. 高熵合金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
5. 材料计算相关,包括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在材料学当中的应用。熟悉以下方向者优先:电化学及电池方向理论计算(熟练掌握VASP、Gaussian等软件)、基于机器学习的(高熵)功能材料理论设计等,具有一定编程能力者优先考虑。
✦碳+能源团队简介:
碳+能源团队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化平台,核心成员由世界顶尖院校的教授与博士组成,包括国家级青年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等,是一支年富力强、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本团队长期从事光电材料设计合成、电池储能器件开发、化学与能源催化交叉领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等相关课题,团队核心成员在Chem. Soc. Rev.、Nat. Chem.、Nat. Energy、Energ. Environ. Sci.、JACS、Nat. Commun.、PNAS、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团队具备完善的材料合成、器件组装、性能测试以及多种原位(TEM/XRD)表征的材料分析平台,拥有独立高性能集群、超算中心机时等丰富的计算资源。老师很好相处,科研热情高,注重学生个人发展。组內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及较厚的理论基础,真诚欢迎热爱科研的同学的加入。
团队网页:http://carbonenergygroup.wzu.edu.cn/index.htm
✦碳+能源团队负责人:
王舜,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为温州大学副校长、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Carbon Energy创刊主编。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担任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浙江省微纳结构碳材料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入选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委员、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理事会理事、之江科技智库首批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碳基电化学能源材料的设计合成、能量转化与存储机理及应用探索工作,相关发表包括Nature Sustainability, 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 JACS, Angew. Chem. Int. Ed., Advanced Materials等高质量学术论文180余篇。拥有美国授权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100多项。多次组织和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副主席,获评国际电动车锂电池协会(IALB)“杰出研究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浙江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课题组网页:https://chem.wzu.edu.cn/info/2575/27870.htm
✦"碳基能源材料及氟基高分子"研究课题组PI:
金辉乐,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碳基能源材料和含氟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及产业化研究工作。建立了杂原子掺杂碳的原位脱卤精准合成理论,聚焦了杂原子掺杂碳结构、掺杂组分和储能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开发了多项半导体级高精尖零部件产业化技术如半导体封装专用ETFE树脂及离型膜加工技术和装备、半导体级PFA管关键加工技术、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圈加工技术等,发表SCI论文154篇,包括Nat. Commun., Adv. Ma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论文他引超过5500次(H因子39)。获授权发明专利103项,美国授权专利1项,并有3项技术进入中试开发阶段,1项技术已生产并成功完成一轮融资2000万。担任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执行编辑和《Battery Energy》编委。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2年斯坦福大学公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人物奖”。获第十四届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一等奖、俄罗斯联邦科技与高等教育部“教育功绩劳动奖章”,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科技创新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课题组网页:https://chem.wzu.edu.cn/info/2575/27851.htm
✦"新能源材料原位电镜溯源"研究课题组PI:
袁一斐,教授,博导。山东大学本科、密歇根理工大学博士、美国阿贡实验室博士后、伊利诺伊大学助理教授,从事新能源材料工作机制的原位电镜溯源研究。21年入职温州大学以来,电镜研究相关成果以温大第一单位发表于 Nat. Sustain.、Nat. Commun.、Angew. Chem.、ACS Nano等期刊,相继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科技部重点专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35人”、中科协—“中国新锐科技人物”、 全球Top 2%科学家榜单、 温州大学校长特别奖; 《Carbon Energy》期刊副主编。H因子59。
课题组网页:https://www.x-mol.com/groups/yuan-wzu
✦"金属空气电池与柔性器件"研究课题组PI:
陈亦皇,材料学博士,教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学院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员,入选浙江省青年托举人才(2023)、英国皇家学会RSC新锐科学家(2021)、温州市级领军人才(2022)等。发展了精准合成拓扑聚合物/无机纳米晶功能复合材料的普适策略,系统研究了基于聚合物、无机纳米晶及其表界面的构效关系,阐明表界面结构、外场作用及运行工况对电极催化及电池器件的协同增效机制。近五年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Proc. Natl. Acad. Sci. U. S. A.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合著英文书籍(CRC press)一部。担任塞尔维亚基金委特邀基金评审专家、浙江省/山东省科技评审专家、美国化学会(ACS)会议“表面化学”座谈会分会主席、ACS及MRS Member。任《Carbon Energy》、《The Innovation》、《eScience》、《Rare Metals》、《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等学术期刊青年/专题编委。
课题组网页:https://chem.wzu.edu.cn/info/2575/27810.htm
✦合作课题组:
国外合作者:
1.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大连物化所陈忠伟院士课题组;
2.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王朝阳院士课题组
3. 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雷勇教授课题组;
4. 韩国延世大学Jong Hyeok Park教授课题组;
5. 香港城市大学王昕教授课题组;
6.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大学戴黎明课题组;
7.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邵宗平教授课题组;
8. 新加坡国立大学林志群教授课题组
国内合作者:
1. 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课题组;
2. 北京师范大学方维海院士课题组;
3. 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课题组;
4. 浙江大学陆俊教授课题组。
✦岗位待遇:博士后聘期两年(可续聘):
1. 博士后年薪50-60万元(含绩效工资;特别优秀的上不封顶),包含五险一金,另外享受租房补贴、餐补、免费体检等温大教职工同等福利待遇;
2. 课题组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境内外合作交流机会;
3. 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并协助博士后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温州市各级科研项目;
4. 单位提供平台与人力支持,协助申报市、省、国家级人才项目;
5. 工作特别优秀者直接推荐留校;
6. 博士后出站后留温工作,可享受六折购房等政策,表现突出者优先推荐留校任教。
✦岗位要求:
1. 拥有化学、材料、化工、物理(高分子物理)或相关背景博士学位,具有扎实的材料设计合成或(原位)电镜测试(操作和数据分析)基础,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思维、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拥有碳基储能研究、金属空气电池与柔性器件设计和研究、或者拥有原位透射电镜熟练操作经验者、或者拥有高熵新能源材料体系研究、或者电化学及电池方向理论计算、基于机器学习的功能材料理论设计等经验者优先。
3. 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英文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文章,能独立撰写学术论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合作意识强;
4. 热爱科学研究,有志于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勤奋努力、服从安排、踏实好学;
5. 能尽快到岗者优先;
6. 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基本要求:发表一区SCI期刊论文1篇,申请国家级基金项目1项及浙江省基金项目(只申请不需要中)。
✦联系方式:
有意向者请将PDF格式详细简历、最早到岗时间,邮件发送给李老师:20180151@wzu.edu.cn,请注明:应聘博士后XXX(姓名)